新华社天津3月21日电(记者张建新、白佳丽)今年的3月21日是第13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主题是“预防唐氏,关爱唐氏儿”。专家呼吁,重视产前筛查,孕育健康宝宝。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负责人李晓洲介绍,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属于严重的出生缺陷。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强化预防减少唐氏综合征 这些知识需要你我共知新华社记者田晓航、帅才唐氏综合征患者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人照顾,常被称为“唐氏儿”“唐宝宝”。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产科专家提醒,唐氏综合征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孕期筛查尤为重要。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 DNA 检查:孕12周~22周6天是最佳的筛查时机,其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高达 95%以上,是目前检出率最高的检测手段。
后来我看了许多贴子,最终决定做羊水穿刺,因为无创DNA准确率90%,而羊水穿刺确诊率98—99%,我不想无创不过再耽误时间,即便过了也不想因为误差而忧心忡忡,因为我老公在外地,所以我独自踏上了去省妇幼做穿刺的路。
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唐氏综合征患者常被称为“唐氏儿”“唐宝宝”。面对这种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需要采取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在内的综合措施,一方面加强预防,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另一方面提高唐氏综合征患者社会生活能力,让他们感受更多生活的美好。
“医生,我想怀孕,需要做什么检查?”这是备孕的人走进产科常咨询的问题。每个家庭都期待健康宝宝的到来,但在产科深耕40多年的妇儿专家张元珍认为,生育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它囊括了从孕前、孕中到孕后的全周期,每一环节都很重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有902万人出生。
执笔/旖旎编辑/小文审稿/韩韩全文共136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引言如果产检时,大夫告知胎儿大概率会有问题,是该选择放弃?还是生下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求助帖,贴主是一位已经怀孕4个多月的孕妈。
眼距宽、鼻梁扁平、眼裂小、舌胖……这样的面容伴随智力发育异常,是“唐宝”最典型的特征。在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到来之际,3月20日上午,清远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举办以“关爱‘唐宝’,与爱同行”为主题的义诊咨询活动。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的胎儿畸形,又叫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患儿存在严重的面容缺陷和不可逆的智力障碍,因此每对夫妇都有孕育唐氏儿的可能,适龄孕妇也应常规接受唐氏筛查。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全面实施,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袁女士“晋级”为一位孕妈妈时已经45岁了,袁女士夫妇在意料之外拥有了一个上天恩赐的小生命,但由于是45岁的高龄,身体的各项机能远不如往日,她面临的风险贯穿了整个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