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外籍入党人士中,党龄最长的老党员,还加入了中国籍。他叫傅莱,是中国研制初制青霉素第一人,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还带领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历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每月选书从去年9月开始,力图将当月值得一看的好书搜罗排列,供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此书单虽由我选择,但所选书籍并非全都看过。书单内容大致偏向文艺,我的选择标准很简单:我想读的。也就是说这并非“读过”而是“想读”书单。
何凤山出生于1901年,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辞世,母亲无力抚养他,只好把他送到挪威路德教会。1932年,何风山在慕尼黑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有着一口口极为流德语和英语,1935年成为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的官员,开始了其外交生涯。
自希特勒执掌德国政权后,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而彼时中国对犹太人敞开了大门。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二战期间,留在上海的犹太难民 作者:杨智友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
两千多年的犹太人历史,是一部向外扩散和向内聚合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泪交融的历史。因为曲折,所以悲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坎坎坷坷。历史上的犹太人因多次惨遭屠戮的悲惨命运,乃至四顾茫茫,远走他乡。也许只有异国流浪,才能避免这个民族的沉沦与毁灭。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犹太学者克兰茨勒:“上海这个名字,对于千千万万个犹太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护身符。他们可凭此将一生中的噩梦,改变成得救的开门咒,而有希望逃脱纳粹的恐怖统治。
1933年1月,纳粹上台后,一些德国犹太人就感到前景不妙,有条件的就准备另找栖身之地。1934年,日本人觉得将犹太人接纳到被日军占领的中国东北是件有利可图之事。日本人酝酿的这起阴谋,就是今天很多人都知道的“河豚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日本人与犹太人进行了密切接触。
重庆少儿图书馆的亲子阅读活动现场。(重庆市少儿图书馆供图)一位妈妈陪着孩子看书。(本报资料图片)有一个关于犹太人的传说:在婴孩出生时,大人会将蜂蜜涂在书上给宝宝去舔,让他在生命之初就明白阅读是一件甜蜜的事。这个传说未必真实,但却道出父母在幼儿阅读兴趣养成中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