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军队的群体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官,一类是兵。由此可以看出,士官和军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全是两个层级,尤其是在基层部队,士官作为军中士兵骨干,数量要多于军官的数量,多数担任班长或者副班长,主要承担带兵、练兵、管兵的重要职责,充当军官和义务兵之间的一个纽带,在军事训练中挑大梁。
比如在欧美国家,经常会在影视剧看到,士兵对于上级,认识的往往会是“姓名+职务”,例如威廉上尉;当然,在电视剧中,也常常会看到,国民党军队基层士兵称呼上级,总是会按照职务,以“团座”、“师座”、甚至是“总座”。
从2016年“五大战区”设立,到 2021年开始施行新的军官制度,再到2022年开始施行新的士兵服役制度,我军新一轮“军改”已基本完成。这里,尤为突出的是军官、士兵的军衔制度有了全新的变化,也成为本次军改的亮点。
最近有小部分战士学着学着就想放弃了,不行考个士官学校也不错,难度和压力都没有那么大,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提前给自己找好退路,而有的战士觉得当军官还不如当士官,今天冠明参军规划刘班长就这个问题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949年,中国大地风云变幻,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则节节败退。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有的选择投降,有的选择逃亡,而有的则坚守“宁死不屈”的信念,战斗至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