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市民辛女士向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报料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了电信5G流量升级包的套餐,在扣费前从没收到过任何短信提示。此外,辛女士的手机是5G手机,但该流量升级包无法使用,手机也没有5G信号,缴了费用不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在使用手机号或者各种支付软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代扣费服务,比如开通某某会员连续包月比正常开一个月的价格要低不少,于是我们开通了连续包月会员后却忘了在支付软件里取消后续的代扣费服务,比如我们不小心点了软件里的一个按钮就成了某某业务的包月用户。
如今App占据了消费者的手机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近段时期以来一些手机App似乎“变坏”了订阅变成了“自动续费”“免费试用”变成了App的长期“饭票”一些APP更是在半夜三更偷偷自动扣费让人防不胜防《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不少手机App改变了之前的付费方式,采用“三天免费试用”“首月
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这样取消才彻底! 如今很多人在使用手机APP时都会购买会员解锁更多权益,而面对“自动续费”更优惠的价格,不少人都选择了开启它。虽然自动续费确实有一定好处,但我们在不使用该功能时,也要记得及时正确地关闭,否则可能就会被白白扣钱。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
近日,北京的郑女士反映,今年10月8日,她登录优酷视频App时发现一则会员扣费通知,经过查询才得知,自2018年8月以来,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优酷每个月都会从她支付宝中扣除15元的会员费,累计金额已有900多元。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很多网络服务提供商为增加吸引力,往往会在付费会员制中,增加“自动续费”的选项,新用户有价格优惠甚至首月免费的福利,此后每个月的会员费,直接从关联的银行卡或支付平台,以免密支付的方式实现自动扣费。然而,一些消费者关闭了续费功能,仍被持续扣费。
11月18日凌晨零时40分左右,西安市民刘先生和家人都已经入睡。睡梦中的刘先生听到“叮咚”一声短信提醒,就顺手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这一看让他睡意全无:银行扣款提醒卡内4000元被转走。刘先生表示,登陆银行网银之后,他发现这笔钱被转入了自己的翼支付账户中,随后他紧急登陆翼支付账号。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网贷、比特币等金融形式掀起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在“余额宝”的火爆效应感召下,微信理财通、京东小金库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及中银“活期宝”、平安银行“平安盈”等银行系理财产品也纷纷抢滩余额理财市场,以期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