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下长大的孩子都有一系列独特的记忆,今天去学艺帮你总结了六大场景,有没有被暖到~场景一:每个冬天,我总被裹成个棉花球,送到幼儿园,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老师完全分不清楚我是谁。但是,后来他也认识我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天天都像个棉花球。
11月7日,网上一则短视频感动不少网友,一天多时间,视频播放量达数百万次。陈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今年35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目前在贵州省茅台镇一家酒厂招商部工作,但自己和外公都是四川泸州古蔺县人。
有一部分年轻人忙于工作,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影响?隔代教养的影响未必不好;与父母亲自教养本质是一样的——取决于教养人;但有不能忽视副作用——孩子与教养人更亲近,不是亲身父母。「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有多大?
中新网成都5月18日电 (刘彦君)65岁的徐文书罹患肝囊肿10年,更不幸的是7岁的外孙小彬彬2010年便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小彬彬的父母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部疾病,7年来,小彬彬是在外公的悉心照顾下慢慢成长。
为了和老人产生更多的连结,她回到和外公外婆一起居住过17年的老屋,为尘封的遗物拍摄照片,又去到外公外婆年轻时生活、工作过的县城,走访亲朋旧友,记录家族口述史,并将这些文字和影像以摄影展的形式展出,取名为《芬芳一生》。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姜孟欣“每年冬天,外公外婆都会在烤火炉前举着我的棉毛衫和棉毛裤,把它们烤得热乎乎的,捧进我房间,飞速塞进被窝。我再慢悠悠地穿上。有一年冬天,我穿棉毛裤的时候觉得很冷,想起了这件事。”在吴为的生命里,处处是外公外婆的痕迹。
世间远远没有一种情感能比得上血缘亲情,而来自于父母的爱,更是常人无法达到的重量,从儿时的咿呀学语开始,到后来的年少有为,父母总是像无私的园丁一般,在给孩子的爱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血肉和力量。他们如山峰稳重,如海洋宽广,家庭只要有父母在,便是孩子终其一生躲避风雨的港湾。
华华家的宝贝儿子,打小就是姥姥的心头肉,从两岁开始,晚上都搂着睡,一睡就是两年。结果呢,奶奶一来接手带孩子,小家伙没过几天就跟奶奶混得跟亲孙子似的,把姥姥晾在了一边。华华气的直咬牙,说:“真是白疼了这小没良心的,外孙子就是狗,吃饱就走!”这事儿啊,其实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