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1840年,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虽有无数爱国志士的慷慨报国,但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1842年,在英国的强迫下,清政府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1898年中国清朝末期发生的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旨在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富强。
说明:本提纲材料来源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123,根据复习需要,知识有所拓展。2】强占租借地: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组织,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