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细心照料红托竹荪。记者 汪承贤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7日消息(记者 汪承贤)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年农场胶林的白色大棚里,上百亩的红托竹荪长势良好。作为现今市场上热销的菌菇种类之一,红托竹荪将为当地村民带来一番好收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21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整土、播菌种、覆土……9月16日至18日,在三亚市赤田水库橡胶林下,30多名农技人员、农户等在食用菌专家的指导下,学习种植虎奶菇、猪肚菇、大球盖菇等食药用菌。
记者6月25日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成都市金堂县成功人工驯化了两个珍稀药用菌新品种——纵条纹炭角菌和焦痂炭角菌。据介绍,炭角菌实体较小,直径一般为4至8毫米,长仅可达10至20厘米,颜色一般为白色、灰褐色和黑色,至今没有人工栽培的历史。纵条纹炭角菌。
记者今日从金堂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西南科技大学与成都金堂一家菌业种植大户经长时间试验,成功人工驯化了两个珍稀药用菌新品种——纵条纹炭角菌和焦痂炭角菌。这两种炭角菌的野生标本均采自成都金堂,野外数量稀少,极为罕见。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5月8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近日,在临高县南宝镇光吉村橡胶林里,村民正小心地从地里采集虎奶菇。据悉,该村利用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橡胶林下种植食药用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一地生多金”。
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团队档案】以林占熺研究员为带头人的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早在1983年就开展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解决了菌业发展中的“菌林矛盾”世界性难题,开辟了一条不受林木资源制约的食药用菌栽培新途径,是世界性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创新与
各市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加快推进全省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措施通知如下:一、加大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对食药用菌产业支持力度。
来源:【人民日报 ㅤㅤㅤ】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牙叉五队的五里路有机茶园里,趁着日头不高,村民们加紧采摘越冬后第一次萌发的芽叶。“我们正在赶制第一批早春茶。”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符小芳说,“合作社有209户茶农、600多亩茶园,种的全是有机茶,亩产值超4万元。
当地群众在食用菌种植棚作业。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郭薇灿)海南澄迈县仁兴镇森林覆盖率达88%,其中橡胶林地约22万亩。近年来,为打破单一经济模式,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菌”模式示范基地。
中新网海南澄迈8月15日电 题:海南澄迈乡村见闻: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作者陈英清8月14日,“奋进自贸港 谱写新篇章”2023年全国重点媒体海南行暨交流推介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南省澄迈县,了解该地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走进澄迈县加乐镇长岭村委会效古村,成片沉香树木映入眼帘。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日前,省科技厅下达2024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通知,招远君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珍优食药用菌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品种培育类立项,这是招远市第一个由企业牵头申报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