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医生的抗疫自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胡丹。就像一名老兵接到上战场的命令,没有丝毫犹豫,我再次来到张家界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从去年1月29日到今年7月29日,刚好时隔一年半。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8月19日,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三名医生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向我们展露了真实一线医生的故事。“患者康复是我不竭的动力”8月15日早上八点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王宇已经严阵以待。
那是一位外县的初中生患者,在石门探亲期间,急性阑尾炎在夜间发作了,理应急诊手术,奈何一同前来的孩子爸爸就是不同意,打电话给孩子妈妈也不同意手术,他们觉得孩子就是简单的肚子疼,还没严重到要开刀动手术的地步。
来到西安市中心医院已经有6个年头了,适逢医院70年院庆,大家都在讲述自己与中心医院的故事。然后就给自己定位在了“我只是中心医院普普通通医生中的一员”,也时不时的看看前辈们的精彩故事,同时感受前辈们的“医者精神”,没想过自己要写些什么。
9月1日,王克明博士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一名来自那曲的患者看诊。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王克明博士在2020年7月作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他在这里申请创建了整形外科,培养当地医生的同时多次到农牧区开展义诊手术。
9月1日上午,唐奶奶和老伴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政办公室:“我们是一大早特意从郊区转了两趟公交车过来的,要专门感谢胸外科的应健健医生。因为疫情防控,我们进住院部不方便,想通过你们表达一下感谢。”
“有时候病人在门口瞅着是个男大夫,扭头退号就走了。”陈星是一名妇产科大夫,因性别不同,他时常会遭遇尴尬:病人不愿让他检查。“有的病人能缓解自己面对男大夫的尴尬心里,但是真正给她做检查的时候,提着裤子就起来了,不让我们做检查。”说到刚进入妇产科工作时候遇到的窘境,陈星满是无奈。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界的名言已经成为无数医生的执业准则。但有着三十多年从医经历的谭先杰又添加了一个分句:“永远做科普。”他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妇科医生。问诊和手术是他日常的工作,但工作之余,他致力于向公众分享与妇女健康有关的科学知识。
来到这里一年多,谈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陈增淦的第一印象就是:“坡很多,到处都是坡。”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和显微外科亚专科主任,陈增淦在上海学习和工作多年,此前对金平的印象很模糊。但如今,中组部的援滇计划却让这个“坡很多”的边陲小城,成了他心中的“第二故乡”。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8月16日,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长宁直播访谈邀请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施敏,做客愚园路电台,与大家共话“身边的好医生”。
他们成为村医的初衷和途径各有不同,有从赤脚医生又到外地打工再回卫生室的,有从卫校毕业直接进到村卫生室的,有从部队转业后到卫生室的,但最终,坚守到今天的他们,在村医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护佑着村民的健康,成为乡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2023年6月17日上午8时许,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椭圆楼6楼,一位坐着轮椅的医生被该院内分泌代谢病医院院长姬秋和教授推着走进了“2023秦岭国医糖尿病内分泌论坛”的会议现场。他就是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关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