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精粹概述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所有急症中,最凶险的莫过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后,在部分急救系统发达地区,存活率可达30-50%。一旦超过4分钟,大脑皮层细胞就会因缺氧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和死亡;超过6分钟,生存率大大降低,超过10分钟则生存率低于1%。
生存链的 4 个早期,早期呼救、早期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早期进行AED 除颤等急救措施,对提高医院外心脏骤停 Out Hospital of candiac Arrest,OHCA)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急诊室外传来焦急的鸣笛声——“滴嘟!滴嘟!”,120救护车呼啸而来,刚刚停稳,车后门“哗啦”一声被打开,担架车迅速被推出,送往抢救室。这样的抢救,几乎每天都要在急救室上演。心脏骤停抢救,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病或遇到意外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掌握一定的现场紧急自救和互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为抢救生命和减少后遗症赢得极为宝贵的时间。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常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CD)。冠心病是成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CD)。
心脏骤停的发生非常突然,往往毫无征兆。心肺复苏时要牢记早期识别,不但要快,而且连续,该出手时就出手,尤其是非专业人员要跨越心理障碍施以援手。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向周围人求助。每个公民都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只要人人敢于伸出援助之手,就会有更多的心脏骤停的病人得到救治,并有生存的希望。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维持的前提。同时,一旦心脏“罢工”,生命也将迅速消逝。心脏骤停就是心脏“罢工”的重要表现,它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4分钟后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即可能造成脑死亡。
问:什么是心脏骤停呢?答: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停跳10秒就会引起昏迷,60秒内就会造成呼吸的停止,心脏停跳4分钟就会出现大脑细胞的死亡。问:心脏骤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心脏骤停,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按秒计算的,若不尽快进行有效的抢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心脏骤停会导致血液循环的瞬间中断,使得大脑和身体其他重要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12月17日上午,著名音乐人杨立德因心脏骤停去世,享年73岁。杨立德曾创作《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奉献》《亲爱的小孩》《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我只在乎你》《直到世界末日》《谁的眼泪在飞》《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无声的雨》《他不爱我》《爱了就爱了》《男孩不哭》等脍炙人口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