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副研究员张江阳、研究员张帆和孙珍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团队等,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钢 通讯员 李淑图/南海所提供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丘学林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发现了穿越马里亚纳“挑战者深渊”的俯冲板块上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鲸探所:揭秘马里亚纳海沟深海的神秘世界大海是生命的源头,海洋中蕴含着数不尽的奥秘。然而,海底深处却隐藏着一些不应该存在的事物。
导语马里亚纳海沟最早被人们所探索的时候,其实也是人们对大海的一番探索,人们所发现的深海并不只有大海表面的风平浪静,还有深渊海底的暗流涌动。有着许多未知的生物,也有其他许多的景观,但是人们在这里所发现的景象往往会在以后的探索中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奋斗者”号注水下潜。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图②:大洋86航次任务期间,潜水器布放前,技术人员拆除“蛟龙”号限位销和潜水器系固。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图③: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
2020年5月,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海斗一号”潜入到地球最深区域——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2021年10月它进一步取得世界级成果,填补国际上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万米科考应用的空白。它是如何在海底工作的呢?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Titanic)邮轮在首航中与冰山相撞失事,超过1500人遇难。此后,这艘邮轮的残骸静静矗立在大西洋的深处,而这场20世纪最重大的灾难之一也因为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长期活跃在世人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