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又迎上新日,总台央视记者获得特别许可,独家夜探三星堆祭祀区考古第一现场。8号坑发现“神坛”,独家抵近观察;坑里奇珍异宝刷新认知,还意外发现“井盖”?夜访千年遗迹,还有哪些意外及惊奇?昼短苦夜长,一起秉烛游。央视新闻鲁念带您先睹为快!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坛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含义?在9月23日下午的名人大讲堂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仁湘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神坛好比现代的文创作品,是古蜀人通过创意来表达神话的本意。
9月23日,著名考古学者、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仁湘以《三星堆人的信仰世界》为题,带来名人大讲堂“古蜀文明季”的第三场讲座。讲座中,王仁湘教授谈到了他对于青铜神坛中位于“C位”的青铜像的理解。
6月14日下午,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现场直播中,7号和8号坑此前最受瞩目的两件文物都得到了充分亮相。7号坑内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按照之前专家介绍的方案:在它底座周围把土掏空,用“绷带”加固了部分网格,并将其延长形成带子,挂到7号坑上方的滑轮架上——就这样缓缓地吊起了网格状器。
2022年,三星堆8号坑出土了一件造型复杂程度前所未见的青铜神坛,也是三星堆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神坛。整体呈多级塔台状,高约90厘米,底部约40厘米见方,上有13个小型青铜人像,生动刻画了一个宏大的祭祀场景。
文字有如下描述:铜人像是这件器物的主体,发掘者描述说“铜人粗眉,大眼,鼻梁高耸,鼻翼宽大,阔嘴,方颌,大耳,颈部修长,躯干挺直,双臂平举于身前,双手合握,原先可能持有物品,所持物尚未发现,双腿呈跪姿,膝部有孔。
华夏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起源地,黄河流域孕育半坡、仰韶、红山等诸多文明,炎黄部落创造璀璨的青铜时代;长江流域孕育河姆渡、彭头山、良渚等文明,巫楚部落确立神权哲学的思想;而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特殊的存在,在黄河与长江文明基础上发展出辉煌1500年的古蜀文明。
6月13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过对“祭祀区”的集中挖掘、测年,确认普遍来自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时间跨度约为200年左右,从而一举解开了过去30年来,困扰考古学家门的“年代之谜”。
羌族古羌人古羌人,是古代我国西部的一个民族,《说文解字》对羌字的解释是“西戎牧羊人”,就是生活在我国西部的牧羊人。古羌人是现代羌族、藏族、白马族(氐族)的主要族源,父系基因以D系为主。殷商经常用古羌人作殉葬品(人牲),所以殷商殉葬坑里发现了很多D系基因的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