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种长期的彻底地放弃了工作,或者说放弃对他人的用处,完全处于一种主动不做事不作为的状态,这种躺平是一种佛系,这种人群为什么会有长期躺平的心理,我认为可能是对未来没有危机感,或者对未来没有目标,或者被其他人影响,或者认为这才是享受生活,或者说与其内卷,白白努力看不到成果,还不如躺平…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五一假期,你是选择出去玩还是在家“躺平”?近年来,“躺平”一词成为青年人的热点话题,本义为身体平躺,在新语境下含义变成对生活和未来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不做任何反抗的佛系态度。“躺平”是病吗?背后隐含着哪些内在情绪因素呢?
现在不想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是刚出校门因为找工作困难的年轻人,还有步入职场遇到了瓶颈期的新人,也有35岁以后被下岗被裁员的中年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行业各个职业的都有很多人有着不想工作、只想躺平的想法。
我以前看到一段话 很让我破防 “我这么努力 竟然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我真的瞬间破防了 是啊 生活真的真的太难了 像我这种 没有高学历 没有高颜值 没有有钱的爸妈 一个月工资三五千 这一辈子 不 下一辈子我都买不起房 存钱都存不了 现在的物价消费都很高 但是我从不超前消费 由于我比较有自知之明 所以我没有打算买房 然后也不打算结婚。
肯定是周日晚上,一想到第二天还要去上班,甚至连睡觉都不香了。“不想工作,上班如上坟”成了好多打工人的口头禅,而心理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直接用“工作倦怠“来描述,后来随着声称”工作倦怠“的人越来越多,到了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工作倦怠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
这几年,「内卷」「躺平」「摸鱼」这样的说法屡见不鲜,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更加「佛系」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市面上各种心灵鸡汤,又在鼓励大家要「上进」,要「努力」,要有欲望、有野心,仿佛不努力,你的人生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