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冷枚(1669年—1742年),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的祖先是元末著名画家冷超岩,由于他为元顺帝画肖像有功,元顺帝赏给他胶州黄埠岭土地若干顷,于是后人世代在此居住。冷枚师承清初宫廷画家焦秉贞,颇得师传,并能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凯旋路金牛坊停车场边上有一棵泡桐,眼下正是盛花期。但见满树成串的小喇叭状花朵开成片片云霓,远望如挽髻仙子,素手白面,其舞姿款款翩翩,我仿佛看见了一阵江南雨细细密密地抹过后,她的花瓣片片掉落下来,似蝴蝶于空中飞扬。于是想,这花一定有着不一样的传说。泡桐是一种文化渊源悠深的树种。
摘要:“情”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其内涵一是“缘情”,即“感物兴情”,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产物,是天与人、心与物的同情同构与生命相通,不同于重视个人、自我和主体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感理论,也不能用西方突出主体心理意义的“移情”说来解释;关键词:中国诗学 缘情 性情 感物 个性自我 社会意识。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河南省和上海市的文旅部门、博物机构联合举办,自开展以来火爆异常,市民观展的热情似乎要高过罕见的酷暑天气。“宅兹中国”是一句青铜器铭文,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何尊中,意思是在“中国”这个地方建设宫殿、安下家来。
在《文心雕龙》中多存在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如《原道》中他列举了儒家的一些经典如《易》《繇辞》《诗经》等简述了文质互胜的历史流变后,指出“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镕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图为岐山周公庙。杨英琦 摄境外媒体在周公庙内游览。杨英琦 摄图为岐山周公庙内景。杨英琦 摄境外媒体探访周公庙,追思先贤。杨英琦 摄图为岐山周公庙内景。杨英琦 摄图为岐山周公庙内景。杨英琦 摄近日,2024“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宝鸡展开。
古有忘忧草的说法,对于中国很多诗人艺术家来说,这些“时间之物”,也是“忘时之物”—— 一剪寒梅,几片红叶,缺月挂疏桐,风击筼筜声,抖落出一天绿意的芭蕉雨,琴罢倚松玩鹤、直与天地一体的境界,都使人忘怀所以,歌啸出地,人似乎从时间的牢笼中脱出,历尽岁寒而不改容颜,驰骋于万古之原。图 1 恽寿平 花卉册八开之一 绢本设色 29.9cm×22.2cm 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