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在青年时代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以至于对于部分人来说,直到今天,他们也会认为国外的东西要比国内的好,对于一些“古墓派”公知的小作文深信不疑,最常见的就是某某产品中国造不出来,只能国外造,比如说圆珠笔的笔尖钢。
在多年以前,一支小小的圆珠笔尖,曾难倒了中国这个造笔大国,当时就连日本都能嘲笑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头,如今中国终于攻克了圆珠笔尖的关键技术,用于制造圆珠笔尖的易切削不锈钢材料,中国太钢在5年内就成功攻克该材料的加工技术,目前中国生产的圆珠笔,都已经换上了由中国国产的笔尖,中国太钢仅在5年内便攻克了圆珠笔笔尖关键技术,让日本叹服,当初嘲笑中国的日本如今再也无话可说。
曾经日本趾高气扬说道:这个技术中国做梦都得不到,只能乖乖掏钱。指的就是比黄金都贵的“手撕钢”!你敢信一个A4纸大小的手撕钢价格就被拉到400元,中国每年进口成本都要上百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哪能受得了这样被日本“卡脖子”?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12月10日,《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攀钢集团成功攻克笔尖钢生产技术,进口笔尖钢即将成为历史的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从里到外“made in China”,能为网友们争一口气的国产中性笔造出来了。近日,记者注意到,一款名为“中国芯”的定制中性笔在电商平台上线。商品介绍图上,醒目印着“笔头笔芯外壳全部国产”、“不依赖进口”等字样。
中新网宁波11月29日电 (方堃)笔头虽小,却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攻克了不少重工业、军工业方面的高精尖项目,航天、高铁等已然成为“金名片”,但民用工业方面,仍缺一些自主生产和创新升级。
中性笔即“中性墨水圆珠笔”,其核心部分包含了笔头和墨水。笔头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个微米,表面粗糙度要求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进行如此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近平指出,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中国每年圆珠笔的产量是380亿支;占全世界总供应量的80%,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每年需花费2亿美元外汇进口。日本人拿走材料的钱,瑞士、德国拿走了设备的钱,我们只赚一个微薄的苦力钱。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