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6日电 商务部1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答记者问表示,所谓“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本质上是相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此为借口抹黑打压中国,是“双标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新伎俩。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针对有声音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中国国家发改委3日发文称,这不过是有的国家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为由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一是不利于世界贸易增长和经济恢复。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唐诗凝、潘洁)针对一些西方国家提出所谓的“产能过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6日表示,这本质上是相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此为借口抹黑打压中国。这样的做法不仅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反而会绊倒自己,还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近期,西方某些机构和媒体炒作称中国工业制造品,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称“中国产能过剩可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原标题:中国优质产能,让全球发展受益(望海楼·看清“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企图①)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产能过剩”标签,鼓噪“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摘要:“产能过剩”是一个在不同行业周期时时存在的问题。正因如此,大可以抱一颗平常心。如果因此视之为洪水猛兽,乃至认为产业崩盘在即,则未免过于极端了。这是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所要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今天经济讨论中,一个经常被提及但往往未被充分理解概念是产能过剩,这个看似简单经济现象,实际上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而复杂,指是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情况,这种表面上“资源丰富”,实际上可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仅是经济层面损失,更有可能触及社会和环境多个方面。
近来,一些美国政客、媒体彼此呼应,肆意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将中国自主发展积累的比较优势歪曲为“不公平竞争”,把中国造福全球的优质产能抹黑为“冲击世界经济”,包藏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危害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阻滞全球绿色转型,动摇气候变化合作信心,可谓用心险恶,
新华社巴西利亚6月1日电专访|美国鼓吹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将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新华社记者卞卓丹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美国持续鼓吹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并对中国电动汽车
【鸣镝】作者: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近期美方持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话题。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宣称中国新能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造成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扭曲,损害了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