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传统大节。《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中国古代说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绵绵春雨不知潇潇了多少个四月淅淅沥沥仿佛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飘零缓缓出头的杨柳绿芽是昨日落叶的轮替浅粉的杏花开满枝头延续花开花落的生息白色花瓣迎风飘散一朵白花一份思念一朵白花一个问安……清明,已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古代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的融合。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是传统祭祀日,还是踏青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仲春与暮春相交的时候。二四节气与太阳的坐标值密切相关,清明节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因为上一个节气“春分”是太阳移至黄经0度,舂分这一天昼夜时长一样。
作者:吴 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上巳原指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汉代逐渐固定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古人到江河湖畔浴水自洁、去垢除凶,称为“祓禊”“修禊”。按照《后汉书·礼仪志》《晋书·礼志》等典籍记载,三月三日,自天子、公卿至于庶民,皆于东流水上行祓禊之礼。
□魏淑民春暖花开时,清明悄然到。清明是中华文化沃土孕育的传统节令。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游玩的时令。以上,兼具自然和人文意涵,彰显了古往今来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北京时间今天(4日)15时02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同时,清明也是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管子》云“十二清明,发禁”,已明确提及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说的是作为节气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作为节日的清明。今年4月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就到来了。宋人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详实记录了北宋徽宗时期首都汴梁的繁华生活场景。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单位放假三天,有个同事提前买好了今晚的火车票,说去年清明节都没回去,今年这个清明节回家扫墓,顺便也能在家玩两天。下了班我说时间还早,咱俩先喝点小酒吧,出去买了点猪头肉花生米,又烤了一些羊肉串,一瓶二锅头我俩就喝了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也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这段时间,正是春光明媚,绿荫初成。人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踏青、祭扫,感受清风拂面,也以一炷心香与先人对话,与久远的传统沟通。
记者 徐田田 实习生 王飞 综合整理清明三天小假期正是春和景明好时节,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着孩子出门感受盎然春意,接受春风洗礼。关于清明节的说法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清明小知识,出游时与孩子交流分享吧!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