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信仰体系中,元始天尊不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更是天界的主宰,其地位崇高无比。《元始上真众仙记》中描述,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之中有一点灵气,这团灵气逐渐凝聚成一团元光,化为了无极之主,这便是元始天尊的初始形态。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黍珠,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三清之元始天尊。道教三清是哪三清?在道教的宏大宇宙观里,三清最高的三位神通常供奉在道教的三清殿内。在你面前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他常以周身散发五彩祥光的形象示人,象征着无尽的神秘与神圣。
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的三教为儒教、道教和佛教,其中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而儒教并非为宗教,它是作为一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存在,是中国传统的思
以如今道家的视角来说,“三清”同属最高神,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力不分高下,地位也是相同。首先按常理来说,位居正中的尊神,其地位肯定是最高,但“三清”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出现的,并不是从道教一开始就有,而如今道观中“三清神像”的排放顺序,其实是三位尊神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博弈出来的结果。
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读者,很多人会有个疑问,作为道教的最高神,三清有着崇高的地位,而道德天尊作为大师兄,无论实力,贡献,资格,都是三清里面最高的,可为什么排名最末,而让元始天尊排第一,坐最中间,灵宝天尊排第二位呢?
关于孙悟空的来历,目前主流的说法,有三种。一种是认为孙悟空天生地养,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根据《西游记》里的描述,在书里是这么描述孙悟空的诞生的: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也是释、儒、道三教共存的宗教文化名山,著名72群峰中遍布庙宇宫观,供奉着三教体系中的各路神祇,如普照寺、红门宫、玉泉寺、玉皇庙、孔子庙、碧霞元君祠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