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在位的汉灵帝刘宏昏庸无能,整天不务朝政,沉溺于酒色之中,朝中大权被宦官和外戚相继把持,这些人贪赃枉法,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关中地区大旱,黄河泛滥,造成数百万农民离乡背井四处逃生,真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国人或有不读《三国演义》的,但是鲜有不知“桃园结义”的。历史上的刘关张虽“恩若兄弟”,但并未义结金兰,倘若真要结义,那也不是刘关张,而应是关刘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始于民间,后被写于元曲,再后来被罗贯中写入著名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写:汉灵帝中平元年春天,刘备、关羽、张飞在涿郡不期而遇。三人志趣相投,相约结为兄弟,遂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备了乌牛白马作为祭礼,焚香跪拜天地,立下铮铮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立志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干番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