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开始逐渐对大型控股公司进行扶持,使得六大财阀崭露头角,将日本整体经济垄断,在二战爆发之后,六大财阀同样是侵略的先行军,只因日本的军官往往都是从这样的家庭背景当中选出的。
不过,在二战的时候,日军中的大佐实际上的权力大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具体还要看当时担任了什么职务。二战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败刺激了日本,他们开始嫌弃这些叫大佐的智囊有点晦气,害得日本的本土都遭了原子弹,或者是日本人感觉大佐的大字,不太适合战败者使用。
大多数的士兵参军还是希望能够在军队中获得更高的军衔,但是在二战期间,更多的日本士兵更想达到的军衔是大佐,并不是更高一级的少将,正常来说,军衔越高,军队中的话语权也就越重,为何日本士兵都已当成大佐为目标呢?
日本军衔制度是明治天皇在明治维新之后,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提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一共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催促日本建立军衔是1840年到1853年这段时间,1853年,美国军舰炮击鹿儿岛,第二年,英、美、法又袭击下关。
在各种跟抗战有关的历史电视剧中,大佐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军衔,按照日本军队内部的分级制度来说,日本的大佐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校,是距离将官仅有一步之遥的高级军官,至于其他的中佐、少佐则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中校、少校。
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14年,给我国造成了多少数不尽的灾难,而侵华日军更是在我国犯下无数罄竹难书的罪行,比如南京大屠杀,30多万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铁证的事实,日本却想要否认,至今不肯承认历史,还试图篡改和美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