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非夕科技2023新品发布会上,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新一代通用力控型夹爪、穹知AI系统亮相,非夕科技并就仿人化技术理念、典型应用、行业标准和非夕生态进行了全面阐述。非夕科技选择仿人化的技术路径,致力于让机器人以更加类人的方式工作。
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杨夏在不足半个巴掌大的鸡蛋上雕刻出圣诞树图样,在办公室里做节日装扮,像理疗师一样为人类提供按摩⋯⋯随着人工智能和仿人机器人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临港新片区,每天都能看到几架无人机,忙碌地飞行在新片区上方,作为“智慧城市”的眼睛,记录着临港日新月异的发展,承担着海岸线巡逻等重任,而当有突发事件时,这些无人机将“临危受命”,将现场图像及时传输至智慧城市的大脑,这是行业内最大的无人机单点调度系统。
通过仿人化的方式来打造通用机器人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编辑|李薇图片来源|受访者当你吃到口感松软的鳕鱼排时,可能不会想到其背后隐藏的机器人力量。以往,为了实现鳕鱼排松软的口感,需要加工线的工人将鳕鱼和面包糠堆在一起,再按照一定的力度按压成型。
2月18日,《南方日报》“高质量 开新局——百名记者一线行”栏目,发布《粤产机器人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发展》报道。在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公司,一台台搭载着激光雷达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来回奔跑。这批工业机器人经过测试后,将奔赴各大制造工厂,成为任劳任怨的“搬运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这并非“人形机器人”一词首次进入大众视野。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举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平行论坛刘利华等致辞 闫继红出席保定日报讯(记者白冰 孟趁景)11月26日,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举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平行论坛,前瞻行业趋势,交流前沿技术,共同探讨汽车智能化之路及数字化导入汽车产业的现实路径。
每经记者:姚亚楠 每经编辑:肖芮冬在上周的创投市场中,前OpenAI研究与安全副总裁翁荔宣布加入一家硅谷早期投资机构Fellows Fund;亚洲投资基金方源资本和日本基金Unison Capital联合收购日本珠宝品牌TASAKI;红杉中国投了一家具身智能初创公司穹彻智能;低空
每经记者:杨昕怡 每经编辑:杨夏12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具身智能初创公司穹彻智能近日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Prosperity7 Ventures、小苗朗程及璞跃中国持续加注。
作为观察国内外工业经济趋势的窗口,今年的工博会,吸引了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展会规模、能级和新展品数量都创新历届之最。除了世界500强等工博会的"老朋友"们悉数回归,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也成为了工博会上的一股"新势力"。
2024 年 8 月 8 日,IDC 发布了 2024 年度 IDC 中国金融科技榜单,氪信科技凭借出色的 AI 产品能力和模型赋能金融业务的亮眼表现,连续四年入选「IDC 中国 FinTech 50」榜单。
在一家汽车工厂内,生产线繁忙而有序,一台台自适应机器人静静地守在引擎盖打磨工位上,开启了它们的工作……手术台上,医生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无影灯下的精密操作区域,汗水沿着额角微微渗出,一位特殊的助手正站在医生身旁——一台自适应机器人,它能结合机器视觉和先进AI算法,根据需求进行稳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