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负债人对催收员的印象,往往仅停留于声音层面。仅凭这声音的特质,人们便能勾勒出电话那头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手舞足蹈的形象。有网友幽默地说:“这辈子给我打电话最多的就是催收员,真想见见他庐山真面目。”这虽是玩笑,但若真见面了,那恐怕已是上门催收的场景。
红星资本局6月6日消息,最近,多家银行公开招聘催收岗位引发关注。截至目前,湖南三湘银行、光大银行(601818.SH)和微众银行等均发布了招聘催收岗位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对该岗位的要求普遍较高,例如三湘银行要求应聘者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还要有金融、法律等专业背景。
招聘高级催收人才,或许是一种“卷”,但它也说明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推动管理升级,这是让催收业务走向专业化的有益探索近日,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全国引入高级催收管理人才、高级电催人才等7个岗位的高级人才,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金
本报记者 吴婧 上海报道四月春暖,桃李争妍。丹锡高速锡林郭勒盟段,两侧泛青的草皮,承接着车轮碾起的尘土。一辆脏旧的丰田汉兰达飞驰而过,随后在空阔的四车道上短暂地踩了一脚刹车——那个位置的广告牌上,曾用黑色粗体写着张明磊(化名)的信息。“催收张先生13947608×××”。
负债逾期第七十天,了解催收薪资体系。你知道小催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吗?当你了解以后就知道怎么面对了。小催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底薪和提成。提成比例大概是回款金额的2%到5%,也就是说催回来一万大概能拿到200左右的提成。
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目前湖南三湘银行、华夏银行、浙商民泰商业银行、浙江泰隆银行、微众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招聘催收人员的信息,而且多数岗位为有编制的岗位,与此前基本外包给三方公司的情形貌似有所不同。
这两年随着地产经济下行,以及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折腾,国内营商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本的大规模撤离,企业裁员潮此起彼伏,从金融业到建筑业,从互联网行业到制造业,从家电装修到餐饮零售行业,都进入到了艰难而又漫长的收缩期。
香港《南华早报》7月1日文章,原题:新规推出后,内地银行急需受过教育且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催收员 随着行业新规的制定,中国内地银行发布的催收员招聘广告开始要求求职者具备更高教育水平及数据领域的工作经验。此前,银行催收主要靠打电话轰炸和发送威胁短信,甚至会骚扰借款人的社交圈子。
引言:催收战场,中外有别在这个借钱容易还钱难的时代,催收工作似乎成了一项“高风险”职业,尤其是在中国,催收人员常常面临着比国外同行更为复杂的挑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中国催收困境的背后,究竟是文化差异在作祟,还是制度难题在捣鬼?一、文化差异:面子与尊严的较量1.
提起催收,大家往往会想到面露凶相的大汉和语气狠毒的骚扰电话,但这样的刻板印象今后要变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亲自”下场催收,不再完全依赖外包机构。7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某招聘平台上看到,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客户运营中心的贷款业务电话催收岗计划招聘3人。
短评 民营银行湖南三湘银行5月31日公告称,面向全国引入各类高级人才,其中包括公开招聘5年及以上催收及相关行业管理或工作经验的高级催收管理人才和高级电催人才。公开信息显示,除三湘银行外,近期微众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在拟招聘催收相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