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1月1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护?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得流感之后会有哪些不同?确诊流感后,如何正确应对?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晶出席发布会并解答提问。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和风险因素有哪些?治疗方案有哪些特点?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全身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另外,老年人合并很多的基础疾病,比如慢阻肺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的存在会进一步削弱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来源:新华社 近段时间,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老年人如何进行自我防护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能不能接种疫苗?老年人自我防护的措施有哪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胡昱作出解答。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乙类乙管”后,老年人如何落实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武汉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注意以下要点:尽快接种疫苗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风险高。对于这部分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晶介绍,老年人身体抵抗力比年轻人相对较差,得流感后可能会更加严重,比如发热会持续更久,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肺炎、呼吸衰竭等。老年人患病后,会造成身体机能的明显下降,疾病恢复比年轻人要慢一些。
来源:健康中国 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弱,针对他们特殊的防护建议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和整个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再加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而且容易发展成重症。第一,接种疫苗。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李纯)在目前多种病原体流行的环境下,当家中既有幼童又有老人时,应注意哪些防护事项?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10日表示,建议加强三项呼吸道疾病防护措施。
来源:健康中国 7月24日—30日是2023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机能逐渐衰减,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感染这些常见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
重阳节过后,天气逐渐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变化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频发。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往往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那么,在当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当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婴幼儿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更要加强防护。老年人“阳康”后胃口不佳 建议多方面调整大多数年轻人在“阳康”后都很快恢复了活力,尤其是经过春节假期的休整,大家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感染之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