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人因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李定国。他身为“反贼”出身,却在大明王朝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成为大明最后的战神。让我们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在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间,一位身披明光铠的将军正策马疾驰,他的马蹄踏碎晨雾,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一条通向希望的险径。李定国,这个出身草莽的“小尉迟”,用十五载春秋在南中国的血色山河间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清长歌。
而张献忠则似乎从一开始就对明朝怀有刻骨仇恨,张献忠先后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处死过明朝襄王朱翊铭、楚王朱华奎、瑞王朱常浩、蜀王朱至澍,和他们的家属、部下几万人,又在崇祯八年攻克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挖开明朝皇帝的祖坟,放火焚烧。
公元1644年,多尔衮在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接应下,于一片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然后穷追猛打,先后逼死李自成、射杀张献忠,席卷天下如风扫残云,眼看就要统一全国,却在不起眼的南方小城下,遭受沉重打击,两次全军覆没,主将阵亡,差点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在此之前,仍然在缅甸境内想方设法挽救永历君臣的李定国和白文选听说缅甸方面制造了“咒水之祸”,大肆杀害明朝大臣和随从人员,他们感觉情况万分危急,立即分兵两路进军洞乌,用十六条船运送兵马渡江,向缅甸军队发起进攻。
李定国破坏明朝之全盛天下,逼死杨肆昌,射死张令、秦良玉,害的左良玉不能支援孙传庭,何赞定国?李定国24骑下襄阳,逼死大学士杨肆昌,把秦良玉弄得无兵勤王,拖住左良玉,间接害死孙传庭。只不过多尔衮不让流贼投降,为什么这么多人赞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