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县协税镇的高跷社火是陕西社火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它也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社火历史悠久,经历了大唐时代的产生期、宋代的成熟期、明清时代的鼎盛期,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直至21世纪的曲折发展期。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周静)2月21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在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社火之乡——协税古镇,举办陕南地域特色的“协税社火高跷”锣鼓传承人培训班。通过为期4天的培训,这批学员实现了独立表演的技能。协税社火是流传在陕南民间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之一。
这是南郑县协税镇下街的社火。据传南郑县协税镇的社源起于清朝时期。据说那时候上街与下街是两个村子,分别有两个大户人家。在春节的时候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了在来年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采取了“斗社火”的方式。
协税高跷社火,是协税社火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演形式,已历经千年传承,是当地群众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并经岁月的锤炼,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社火艺术中别具特色。由此,使协税古镇被世人誉为“民间社火艺术之乡”,在陕南民间艺术领域有很大影响。
阳光讯(记者 张伟)2月22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宝鸡市文联、陇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4年“我们的节日—陇州社火过大年”暨全省民间社火展演活动在陇县开幕。
2月22日上午,“踏歌秦都汉关 情醉社火之乡”2024年我们的节日——陇州社火过大年暨全省民间社火展演在陇县举行。来自全省的10余家社火代表队汇聚陇县,带来各具特色的社火展演,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
2月22日,在陇州社火过大年暨陕西省民间社火展演上,陇县芯子社火在进行巡游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2月22日上午,“踏歌秦都汉关 情醉社火——之乡”2024年“我们的节日 陇州社火过大年”暨全省民间社火展演在陇县上演。
正值暑期,走进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藤编、棕编、扇编、竹编、黄官黄酒、黄官豆腐干、黄官盐菜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同学们,大家请看我旁边的这把椅子,有谁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我知道,是用青藤做的!
舞动全城闹新春,热闹非凡庆佳节。2月18日,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持续上演。当日,主要有黑龙江省(东北传统大秧歌-花棍舞)、河北省(昌黎地秧歌)、汉中市 (协税社火)、延安市(延长秧歌)以及本地靖边县、定边县等秧歌队陆续登场表演。
汉中的魅力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是如此的高调又令人陶醉金色的油菜花海定格在每一位游客的照片和记忆中汉中的金色花海名片再次享誉全国摄影:郭阳其实除过醉美的油菜花海汉中还有许多的美丽与惊喜等待着人们来逐一探寻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汉江从这里发源汉王朝自此发祥这里是西北小江南自古就有“天府之
舞动全城闹新春,热闹非凡庆佳节。2月18日,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持续上演。当日,主要有黑龙江省(东北传统大秧歌-花棍舞)、河北省(昌黎地秧歌)、汉中市 (协税社火)、延安市(延长秧歌)以及本地靖边县、定边县等秧歌队陆续登场表演。
2月19日,在榆林市榆阳区榆横工业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作为榆阳区重要的延链补链项目,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实现费托合成产品的多元化、高值化加工利用,对促进榆阳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