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农村,有6种奇特的习俗,是很多的外省人无法理解的,一起来看看是哪6种,你的家乡有一样的吗?但是在广西有的地方,却不一样,人过世后,先找一个地方,大多是自家的地或者是山里埋葬,埋几年后,在清明节的时候,又要重新把坟启开,把里面的骨头捡起来,用一个大大的坛子装起来重新找地方埋葬,叫做捡骨葬,也叫做二次葬。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21日电(陆江 黄宝思)4月20日,一场盛大的广西十万大山壮瑶联姻实景演绎在防城港上思县城举行,热闹的场面让民众亲身领略了当地传统婚俗的魅力,同时也拉开了2023年上思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十万大山之约”——氧都上思文化旅游节的序幕。图为婚俗活动现场。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各领域纵深发展,凝心聚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玉林一直是广西内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有人说这里的人野蛮凶狠,也有人说这里的人团结聪明。其实文明也好、野蛮也罢,这都是玉林的地理和历史文化所造成的,玉林当今大部分人口都是移民而来,少数民族只在兴业山心有一万余人。
旧时的土地买卖大都是一张便条便完成交易市一中的黎开阳老师收藏有100多份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土地房屋交易契约,大小不一,有的是一张便条,有的残旧不堪,有的完好如初,有的加盖政府大红印章,见证了广西、玉林历史上土地房屋买卖的手续从简陋到精确、规范。
“打老同”习俗由来已久,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谈得来,认为可以长期交往,便结交成兄弟姐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打老同”习俗已有所淡化,但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拟亲缘关系仍然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
亲友为“新嫁郎”整理着装。 陶振英 摄新娘为“新嫁郎”掀开盖头。 刘卓 摄 瑶妹小庞与她的“新嫁郎”小文。 刘卓 摄 新娘新郎拥抱。 唐辉 摄 “新嫁郎”和送亲队伍来到新娘家。 唐辉 摄 亲友为“新嫁郎”盖上瑶族“嫁郎”习俗的特有盖头。 陶振英 摄 “新嫁郎”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