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首届“瓦窑堡杯”唢呐比赛高亢浑厚的唢呐声,铿锵有力的伴奏音,潇洒大气的子长男儿将唢呐演奏到极致……近日,子长县首届“瓦窑堡杯”唢呐比赛完美收官,代表子长县近年最高水准的70多位唢呐手同台竞技,用高超的技艺,展示了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和陕北唢呐艺术特色。
6月28日,陕西省子长县首届“瓦窑堡杯”唢呐比赛拉开帷幕,70多位唢呐吹奏艺人登台表演各自拿手的绝活,《大开门》、《民歌联奏》、《大摆队》、《东方红》……选手们使出看家本领,演绎了一个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曲目。
陕西渭南民间唢呐艺人绝活多 在陕西渭南一带,每逢婚丧嫁娶及节庆日,当地百姓都要请来一班乐人,皆以吹奏竹唢呐表现喜怒哀乐,他们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有的用鼻子吹唢呐、有的艺人连吹带唱、有的更为惊人,口鼻一次吹奏10个唢呐,还要表演吐火、转碗、吐丝等特技,吹得气吞山河,震撼人心成为“一种
河南商丘柘城县马庄村的乡间土路上,经常有一个唢呐不离身的中年男人。他总是笑嘻嘻地拉住老乡,问要不要合奏一曲。随后,唢呐、笙、梆子和小镲共同响起,一段淳朴而尽情的即兴演奏开始了。这个男人,名叫马春风,今年48岁。他的抖音账号“唢呐村的事”,凭借一段段乡间唢呐演奏,收获了48万粉丝。
唢呐艺术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曲目繁多,旋律优美,高亢激昂。从开始学到的10个曲调,边吹边找人学,曾经找了名师拜师学艺,到现在能吹50多个曲调,自己也写得有30多个曲谱,存放在咸丰县博物馆,这种曲牌只有民间才有,有调无词,只供演奏。
6月2日上午9时,在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由肥城市文广新局和安庄镇人民政府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安庄镇马埠村民俗博物馆举办,梁氏唢呐队、砖舍李氏横笛梆、石横传统武术等传统经典“非遗”项目展示精彩不断,十几位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了剪纸、工艺品制作、烙花等“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