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郊古镇朱泾烙铁画绘灵蛇古琴减字谱写福字剪纸年宵花添年味……在朱泾烙铁画达人焦永兴的家中,随处可见他为农历新年所作的烙铁画作品。今年焦永兴一共创作了80余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蛇年烙铁画挂历,送给亲朋好友。据他所说,完成一幅这样的作品至少要花四五个小时小时。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最深刻的文化体验。在2025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展演非遗技艺、展示年味作品,共同送出新春祝福!
1月8日,王珊展示创作的宣纸烙画作品《灵蛇现瑞》。在农历蛇年即将到来之际广平县民间艺人王珊匠心独运以蛇为主题创作出寓意吉祥的宣纸烙画作品向人们送去美好的祝福1月8日,王珊在创作宣纸烙画作品《灵蛇现瑞》。1月8日,王珊在创作宣纸烙画作品《灵蛇现瑞》。
来源:【西安日报】蛇年新春将至,西安非遗文化的发展保护也处处弥漫着新气象、新风景。随着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多生活在西安的非遗传承人们也琢磨着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将生肖蛇年的图样以各种特殊的方式呈现,一展祥瑞之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冯沛然2025年,我们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在山东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郭春奎感受颇深,“这一成果体现了世界对中国春节的认可,这背后离不开老百姓以各种各样的祝福形式欢度春节。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乙巳蛇年越来越近,贵州各地把“蛇”元素和非遗技艺融合起来,制作蛇年纪念品,让传统文化更增年味。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10多名苗族画师创作了多幅蛇年主题平坡苗族绘画作品。
春节将至,有着“面人王”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泥面塑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孝义市面塑协会会长王钟,以孝义面塑传统非遗技艺结合创新设计,创作了一系列色彩艳丽、朴实自然、生动逼真,深受人们喜爱的各式各样的生肖蛇作品,有灵蛇腾空年兴旺、福蛇
2025年1月17日,对于隆回非遗来说,可以称为“滩头木版年画日”。这一天,滩头木版年画分别受邀参加了“非遗贺新春年画进万家”全国主会场活动、“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2025湖南省蛇年非遗大集、“巳巳如意年画好兆头”——左汉中年画收藏与创作展。
【来源:浙江非遗】初五迎春喜气浓,巳巳如意乐悠悠。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佳期,“春禧浣江·诸暨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诸”技来袭·非遗学堂互动体验课程正式开始。首堂非遗学堂体验课程:国画挂件绘制(挂件:灵蛇添福报春讯)于诸暨市博物馆临展厅火热开展。
灯会蛇、装置蛇、非遗蛇、黄金饰品蛇……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蛇年新春,申城商街商圈随处可见“灵蛇”舞动的身影,为这个春节带来不一般的欢愉。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文 钱念秋/摄)远看是一幅画,近看,画中金蛇通体金光闪闪、鳞片片片分明,周身还装饰着一朵朵绽放的花。这是非遗南京绒花的蛇年生肖作品之一。1月22日,“灵蛇迎春 巳巳如意——‘2025我们的节日’乙巳蛇年生肖贺岁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西偏院临展厅开展。
新春临近,年味渐浓。1月10日,松江区泖港学校一年一度的非遗剪纸迎新春活动又安排上了。今年的剪纸作品主打“灵蛇献福”。只见学生们分组围桌而坐,人手一把剪刀、一叠红纸,探讨构思,实践操作,折折、画画、剪剪,好不热闹。
这个寒假,新普陀小学四年级学生奚子钰体验了剪纸、灯谜、版画、投壶等,在好玩的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她还很期待通过AI大模型生成自己的创意画作。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沪上青少年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感受由此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