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中的年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年会,社火,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了永远的记忆。一年的日子从爸爸买回的厚厚的日历开始,每天随着那撕去的一页而结束。当日历撕的越来越薄时,就离农历新年不远了。妈妈也开始念叨了,赶集时,别忘了买本新的日历回来,看到新鲜便宜的蔬菜,也早早买了预备着。
文|蒋苏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人上了年纪,就容易怀旧。随着岁月的远逝,年华的老去,少时经历的情景片段,在夜半、在凌晨,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涌上心头,闪现在脑海里。回想起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父老乡亲,那时母亲包的扁食,那时鲁西南浓浓的年味儿......
什么是年味儿?有人说是一种红,红灯笼,红对联,红脸蛋,还有母亲在馍馍上点下的那一点红;年味儿,或许只是从一个偏僻农村的瓦房上空升腾起,但它能飘过江河山川,在一个午后或者深夜,抵达一个游子的鼻触下,然后悄然进入心扉。
每年进入腊月,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忙碌个不停,特别是在农村,这种忙碌的氛围更加浓厚。大红的纸,黑亮的字,一个字对一个字,不能彼此长短,各家的春联一般在二十九或三十贴,小时候多是请村里的文化人书写,如今,我小时候写春联的那几位老人都已经作古,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会这把刷子的“大家”了,所以每家基本上都到集上买,分门别类的对联样样齐全,如买大门上贴的,就给你递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正门上贴的给你递上“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人和家和万事兴、财旺业旺千家乐”,横批多是“万事如意”。
年,就像一个无声的召唤,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到了岁末,总会心心念念地朝着家的方向奔赴。而每到过年时,心底总会涌起对小时候过年的深深怀念,那些简单又纯粹的美好,仿佛是岁月长河中最璀璨的珍珠,熠熠生辉。小时候,进入腊月,年味儿就开始在空气里悄悄弥漫开来了。
文/楚国良临近甲辰龙年春节,你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家人欢聚一堂,阖家团圆吃着美味年饭,聊着天看着迎新晚会的欢喜?是友从远方来,相约相聚的不亦乐乎?是走亲戚送礼吃喝玩乐收红包还不忘拒绝客套着说“不能收,这怎么好意思”的拜年场景?
今天是除夕,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没有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过年。虽然广播里也每天都在宣传着少聚会、不聚餐、不拜年等疫情形势下的移风易俗。但一家人好不容易回到老家,还是免不了的走在一起!因为这样,才是过年!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