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外国游客,骑着自行车穷游中国,在最后一站新疆,要离开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因为太感动了,中国很大很美,不虚此行!特别是中国人民真诚善良,热情好客,一路上的帮助,让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头条创作挑战赛#据悉,这个穷游中国的外国朋友,叫邓克思。来自美国,从小热爱中国文化!
说说关于外国小哥在中国骑行的事!1. 这名外国小哥从兰州到北京骑行,骑到内蒙古时累了准备在野外找个废弃房子休息,结果看到了炸裂一幕。2. 大爷大妈特意选在荒郊野外,还特意选了一栋不会有人经过的废弃大楼,遇到人的概率极低,结果却遇到了这个拍视频的老外。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朱子荣、何伟奇)他们因向往而来到中国,因梦想而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英国人杰瑞·格雷在广东中山工作生活了20年。前不久,他在中山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正式提出申请五星卡。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文 见习记者 连铮/图9月3日,70岁的摩洛哥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追随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这是卡里姆·穆斯塔历经7个月,途经15个国家,骑行15000公里,抵达北京后,在中国的最后一站。
闽南网9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图)这是一场跨越数百年,两位旅行家的“隔空对话”。追寻14世纪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现年70岁的摩洛哥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从卡萨布兰卡出发,历时200余天穿越15个国家,于8月底抵达北京。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殷亮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宛玲):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拍摄/李见 王青峰 出镜/常曌宇 制作/李见纵览新闻记者 李见瘦高的身材、利落的银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白色锁鞋、黑色头盔、整套骑行装备、一辆公路自行车……单看外表,很难把专业骑手与“年过七旬法国教授31天骑行2000公里”联系起来。
新华社记者韩啸、张馨文“蜿蜒崎岖的明城墙,一直延伸到苍茫狂野尽头。”从威尼斯出发,意大利车手阿尔贝托·菲奥林来到嘉峪关长城。他当天在日记里写下:“这是惊心动魄的一瞥。”意大利自行车手阿尔贝托·菲奥林(左)和迪诺·法基内蒂骑行到达中国嘉峪关长城后合影留念。
今年66岁的杰瑞·格雷,在广东中山工作生活了20年。最近,他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制作并发布了一条介绍深中通道的视频,吸引了不少国外网友的关注。深中通道今年6月正式开通之后,他特别制作了一条视频介绍这个超级工程,并收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2023年12月14日,岳玫瑰和偶遇的小骑友一同骑行。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新华社海口1月10日电(记者张丽芸、樊雨晴)“你的中文讲得太好了!”42岁的美国人岳玫瑰(英文名:玛丽安·罗森伯格)在中国时常听到这样的夸赞。
前言“他对温度的认知,让我害怕他冻死的新疆,但是他的骑行速度,又让我觉得他可能赶不上新疆的冬天。”近日,一位韩国博主在社交平台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打算用自行车骑行的方式,顺着中国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从陕西西安出发,最终目的地是意大利的罗马。
近日,有这么一对来自爱尔兰的夫妇来到了云南,体验当地的景色和风土人情。他们是自媒体博主,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旅游,拍摄“穷游”云南的视频更是让评论区网友直呼“好强的松弛感”。这不一大早,天还没亮,俩人骑着小电驴出发了,一想到马上就要探索神秘的云南小镇,老外媳妇就兴奋的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