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是,在1992年时钱学森就曾给国家写信建议:希望能跳过汽油、柴油,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他在哈工大参观时,面对陈赓大将“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问题,钱学森态度坚定:“中国人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现在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在全世界都是风头无两,一开始是卷得所有的传统巨头都要跟进电动车产业,后来是逼得包括苹果在内一个一个宣布退出电动车领域或者干脆购买中国产的电池或者相关零部件,在内燃机起步的年代,咱们落后了,人家大几十年而电动汽车领域,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和引领者。
从1992年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经30年,由零到一,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工程技术人员发明创造和科研攻关,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续不断地优化市场环境,更有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社会责任担当。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事记。1992年:钱学森院士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立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1年的数据统计,中国汽车的销量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位,当然这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不无关系。
来源:中国经济网1992年8月,当钱学森先生向国家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不知他是否预见到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不仅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如上图所示,这是在1992年的时候,钱学森针对新能源汽车问题向国家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在30年前的时候,钱学森就由此想法,希望国家下定决心去发展电动汽车,有如此眼光,令人敬佩,如今的国电动车的发展状况日益见好,少不了钱学森这封信功劳。
近日,记者重访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翻看钱学森生前所写书信和文章发现,在做出“两弹一星”的科研贡献后,钱学森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脚步不停:他写信建议发展“电动汽车”,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甚至大胆提出“人类渴望的宇宙航行的时代真正开始了”,不少科学预想在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