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了初步分离协议,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俄裔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写了一首措辞严厉的诗,在诗中他希望浩瀚的第聂伯河能够回流,惩罚那些忘恩负义、傲慢的霍霍尔人,这是俄语中对乌克兰人的贬义词。
不出意外的话,每个人都希望家庭富足。为了家庭,大家都努力工作,投资兴业,买房买车。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家庭,每个人都特别努力,但是他们活得比黄连更苦。国学大师曾仕强说过:“我们常说,你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成功。那是安慰人家的话。世界上太多的人,一辈子努力就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诺贝尔奖从1901年第一次颁奖,到现在已经有接近120年的时间了,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除了不菲的奖金外(约110万美元),单单就“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全球知名的荣誉,就让很多人把该奖项当做对自己事业的最高肯定和荣誉。
当大部分人对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和关键节点津津乐道时,却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一个地方——顿河畔罗斯托夫。笔者曾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市留学将近八年,这座南俄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四时变化都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