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梁婧 王吉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视听大会》报道,近期,债券市场走强,多只纯债及中短债基金密集发布限制大额申购公告,与此同时,不少机构选择止盈赎回。债券为何强势增长?债基现在能否上车?债券配置底层逻辑是什么?
经历“黑色星期一”后,周二市场行情反转,国内债市全线走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5BP至2.1500%,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70%。前一个交易日,国内债市大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破2.1%关口。
从经济逻辑上来说,任何国家和经济体国内的债市走牛,对于经济管理来说都是一个风险和失败的信号,逻辑很简单,金融市场任何持续行情的背后都是规模资金,机构资本的流动带来的,而如果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家公信力做背书的低收益国债长期持续受到规模资金的青睐,就必然会对其他经济,金融,资产领域,造成直接而又明显的挤压。
持续下行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持续数月的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目前依旧热度不减。受访专家学者认为,人民银行的数次风险提示,显示出相关部门对当前债券收益率与政策利率“失锚”的高度关注,以及投资者存在“高位接盘”风险的担忧。
延续着去年的动能,2024年债牛仍在一路狂奔,如30年期国债这类长债尤为抢手,甚至一度跌破MLF(中期借贷便利,1年期2.5%)这一政策利率。尽管警惕市场过于拥挤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经济数据偏弱、利率下行的预期仍在支撑债牛。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在经历了一轮调整后,9月债券市场逐渐企稳。9月10日,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32%,10年国债期货上涨0.21%,5年期国债期货、2年期国债期货同样走高。
央行重磅出手,“债牛”急忙刹车。7月1日午间,央行公告,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消息传出后,国债期货全线跳水转跌,截至当日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1.06%,10年期主力合约跌0.
每经记者:陈植 每经编辑:马子卿在降准预期驱动下,长期国债收益率迭创年内低点。截至9月12日收盘时,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GCNY10)收在2.067%,盘中创下年内低点2.063%;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在2.227%,盘中创下年内低点2.274%。
01债牛,迎接1%时代“每天都在见证历史!”,12月以来,债券市场投资者每天都在战战兢兢中,迎来债券价格的新高(到期收益率新低)。两周之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突破2%、1.9%、1.8%、1.70%等重要关口。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破了2%。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债市今年有了股市的味道,12月2日,“抢债潮”上演。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创阶段性新低。各期限国债期货全线飘红,长期限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创阶段性新高,债基也迎来狂欢时刻。
尽管上个周五迎来急跌,但本周债券市场再度走强,前两个交易日债市维持做多情绪。3月6日债市继续走牛,中证全债指数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3%点位。根据wind,不少纯债类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突破10%。
1月2日,2025年首个交易日,债市迎来“开门红”,国债期货集体大涨,银行间现券中长端继续走强。截至记者发稿,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25%、0.98%,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下行5.4BP、7.45BP至1.61%、1.8375%。
2024年是中国债市表现亮眼的一年。放眼全球,中国国债的收益几乎跑赢所有全球大类资产。长债以其高弹性的杠杆属性受到追捧,30年国债ETF首次问世后就被抢购,全年累计涨幅接近25%。在这一背景下,被动投资的风显然已从股市吹入了债市,除了国债ETF,信用债ETF也进入视野。
国庆假期前,A股迎来“牛市”,前期一路高歌的债市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新基金发行市场中,9月新发债基的募集规模出现缩水,发行规模占比仅有65.10%,而8月该数据为74.75%。市场表现方面,不少债基近几日回调明显。
林乔在债牛渐有停歇之势的背景下,近日,多只债基公告提高基金净值精度。有公募人士指出,部分基金持有者可能出于对后续市场走势有所顾虑,从而选择赎回基金以规避风险,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往往持有较大份额,一旦决定赎回,对基金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