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表示,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邻邦蔓延之势。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表示,现在,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造成的,在中亚和西亚也可以形成灾害。
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全国各地同名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名字也逐渐成为代表我们身份的一种符号。但在古代名字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它代表着一个人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代表着家族的期望和自身理想抱负。所以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避讳。何谓避讳?
01蝗灾肆虐多国 非洲之角最重▲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当地时间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来源:乡村黑嫂蚂蚱的学名叫“蝗虫”,历史上多次为灾,是古代农业社会非常可怕的一种灾害,如果我们翻看历史古籍文献,会发现几乎每个朝代,每个皇帝的传记里,都有成灾的记录,而且一旦有蝗灾,必定还会伴随着别的灾害,比如旱灾,确切来说,旱是引子,旱久了就容易产生这种灾害。
万历43年,山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干旱和蝗灾袭击,遮天蔽日的蝗虫飞来吃光了所有的农作物,随便抓来的蝗虫堆满了一座又一座仓库,街坊四邻放眼望去,没几家能开火做饭,就连平日里有钱的商贾家庭都接连忍痛卖掉了自己的女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蝗灾、水灾、旱灾历来就是古农耕文明时代的三大灾害,每当灾厉并起的时候,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诗经》中称蝗为螽,白居易曾做有《捕蝗》诗。《捕蝗》诗中,白居易写到蝗虫的灾害时:“始至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