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国文化史迹”第978期)四大天王是佛教常见的题材——也称“四大金刚”,平常多放在寺庙门口。其中有一个抱着琵琶的,称为“持国天王”。然而,居庸关有一处元代雕刻的持国天王却与众不同——“伸出右脚踩在妇女背上”,这是怎么回事?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既“破四旧”。而在这股运动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各种寺庙、古典古籍以及神佛塑像。自从,一直在影响了中华几千年的宗教文化开始逐渐式微。
四大天王在中国又称四大金刚,是东、南、西、北四方的守护者。这尊多闻石雕头戴佛冠,上面刻着八方佛的雕像,面部表情狰狞,威武雄浑,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和震慑力,让人不敢与其对视,五官方面,眼睛瞪向下方,嘴巴张开,仿佛在怒吼和斥责之状。
雍和宫的早上伴随着缕缕青烟,显得更具神秘色彩。忙里偷闲,和老爸来拜拜佛。先来介绍一下,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原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府邸,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为行宫,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法海寺为明英宗正统皇帝的亲信大太监李童所主持修建。相传李童在梦中受仙人的指点,说在京西翠微山麓有一仙境可为佛门圣地。李童就率宫人前来寻找,果然在模式口村北找到蟠龙山麓和古刹龙泉寺。在龙泉寺东边的翠微山麓他们找到一块宝地,这里三面有山环抱。
1905电影网专稿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张国荣演唱的《倩女幽魂》再度在大银幕响起,竟是在动画电影《小倩》之中。起源于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倩女幽魂的故事在数百年的流传中早已成为经典,近几十年来也有多个影视化版本与观众见面,如何这一把家喻户晓的故事拍出新意?
佛说慈悲,要救世人于苦难,命定四大天王各镇一方,护佛护世,给众生灵一个心安。六道轮回在欲界中运转,欲界中栖息的都是没有摆脱欲望的生灵,这其中不仅有凡世,还有未能悟佛的天人,天人中最接近人间的第一重天,便是四天王天。
地处古都汴、洛之间,自古为文人荟萃之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高僧名道、拳豪义侠留下了大量名胜古迹,如始建于北魏的少林寺,规模宏大的中岳庙,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和院内的两株“将军柏”,以及我国现存最古的嵩岳寺塔,太室,少室、启母三汉阙和古天文观测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