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脱贫攻坚52县【云南屏边:苗族妇女绣出美好新生活】苗族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作为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它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云南屏边县将苗绣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打造“企业+协会+订单+绣娘”的民族文化产业扶贫模式。自2018年以来,屏边县累计培训“手工艺绣娘”540余人。
屏边县白云乡太平村委会,是苗族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村落,近年来,随着该县党委政府不断提高对苗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在上海徐汇区的关心帮助下,苗族传统的刺绣手工艺也在不断被挖掘和融入市场需求,在传承和保护传统苗族技艺的同时,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编者按:今年3月8日,是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盘龙区妇联推出“致敬了不起的她”系列策划,在向所有女性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致敬那些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女性,展示她们绽放出的新时代女性风采,凝聚建设“幸福盘龙”的“她力量”。...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节日期间,云南省昭通永善县及其周边的苗族同胞都会齐聚马楠山云上大草原,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芦笙舞,端起醇美的羊角酒,用苗家礼仪“三道酒”喜迎八方来客。苗族非遗民俗表演“上刀山”将节日氛围瞬间拉满。
活动中,队员们针对学生年龄小,普遍存在的消防知识匮乏,消防自救能力薄弱等现象,通过器材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学校防火、家庭防火安全知识,传授生活中遇到火灾后如何报警、怎样逃生自救、灭火器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等消防安全常识。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苗族是我国仅有的几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当地苗族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其中的蜡染艺术则久负盛名、独放异彩。
从一名居家带孩的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为带着员工闯市场的“民族娃娃”店老板,26岁的苗族姑娘李永珍,用了3年时间。玩偶穿上民族服饰“去年花山节,不到两天就卖出了两百多个‘民族娃娃’”。她的逆袭,源自她的手艺——给玩偶穿上少数民族服饰。
来源:【云南日报】屏边夜色,撩动人心。美丽盛宴,正在上演。趁着夜色,吹着微风,到屏边苗历广场,遇见篝火晚会。优美的芦笙舞,跳动千年的旋律;醉人的苗族歌曲,唱响小城的梵音;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开始一场盛大的狂欢,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