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已上映一个多月,但公众对这部电影的讨论热度却丝毫未减,它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令人惊叹的特效对中国电影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流浪2对未来的探索想象和人工智能的反噬,都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科学家们这样说……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从科幻回归科学,想象中的它们能实现吗?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
电影《流浪地球2》中太空电梯舱内的场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杨旭2月21日,《流浪地球2》上映30天,票房突破38亿元。电影中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向世界展示了将科幻梦想变为银幕现实的中国“制造”与“智造”。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4日电(记者李永鹏)在《流浪地球2》中,演员身穿酷炫机甲出现在救援、运货等场景中,变身“大力士”。这种机甲其实不是道具,而是由中国企业制造、已现实应用的“外骨骼机器人”,几年前就已陆续开始装备。
在《流浪地球2》中,“流浪地球派”最大的敌人,是所谓的“数字生命派”,他们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与记忆上传到虚拟的数字世界,大家便都能以精神形态来永生,那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太阳危机了。关于片中这方面的一些小细节,我们邀请了科普专家、《流浪地球2》科学工作执行制片人王姝来解读。
“《流浪地球2》中,‘数字生命卡’等不少道具都是由我们公司3D打印的!”看着电影里的道具,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自豪地在朋友圈里分享着喜悦之情。据悉,在备受好评的今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中,“未来感”十足的道具就出自这家松江企业。
结合彩蛋中MOSS说,“通过对丫丫‘人在回路‘计划的学习”,可知MOSS是在解析完丫丫的意识后,得出了要拯救人类必先毁灭人类的结论,因此立刻过载月球发动机使其爆炸,站在人类角度的时间轴上来看,MOSS的反叛是从此刻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