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钱凡雪 徐欢 记者 王晓宇)一件丢失的国宝,一条繁华的老街,一场暗藏玄机的拍卖,一个有关家国情怀的故事……1月31日,大年初三晚上,连云港市海州区民主路老街“无价之宝”民国沉浸式剧本游首秀开演。
原是黄海岸边、云台山脚下的一个小渔村,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定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列“海州”港为中国急需建设的四个二等海港第二位,1933年,孙中山先生的宏大构想开始实施,而实施的地点就在昔日的“老窑”、今天的连云老街。
老街本是一个小渔村,原名老窑,1933年,因连云港海岸线东移,原大浦港船只经常搁浅,港口遂迁至老窑,当时陇海铁路局廖秋杰局长认为港口建成后仍称老窑太土,便从港口北边的连岛和南边的云台山各取首字拼成"连云"一名,后来在路过宿迁的火车上遇见时任县长的王公屿,二人商讨后取得共识,遂登报
连云港老街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又称“连云老街”、“连云古镇”,经修建后,老街集民国神韵风情、传统民俗文明、海景休闲休假等特色于一体,是一座别具山海港城特征的海边石街。老街内,许多民国建筑保存完好,人们悠闲地品茶聊天,让人顿感祥和宁静。
江苏,连云港,古称“海州”。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连云老街大多数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当时因为靠山临海,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大块石头为主,所以没有江南那种青砖黛瓦的秀气风格,更多的是透着渔家人的粗犷之美,也别有一番风情。
城市如人,都是有生命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是一种生命的行走。城市也一样。从新地名的出现,人流商贾汇集,街市繁华,到一条老街区的落寞,这是城市的变迁。在连云港的历史发展变迁中,有着这样四条老街:海州古城、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南城六朝一条街。
两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鲜有人烟的滩涂荒地,如今成为了当地最有韵味的地方,漫步在这里的街道,犹如时空穿梭,恍似回到了民国时代,在它鼎盛的民国时期,还被誉为“苏北小上海”。这就是连云港最具民国风情的“民主路”。今天我将用镜头带领大家走进这里,聊聊它的来世今生。
连云港新铺的民主中路是一条古街,其东街已于2013年改建成为民主路文化街,2015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街仍保留着很多民国时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这些建筑见证了新浦地区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民主中路西街现存老巷近20条,分布于沿街两侧。
一件丢失的国宝,一条繁华的老街,一场暗藏玄机的拍卖,一个有关家国情怀的故事……1月31日大年初三晚,连云港市海州区民主路老街“无价之宝”沉浸式剧本游首秀开演。这场文化盛宴让百年老街在春节假期化身“时空穿梭机”,带领数万游客开启“一脚踏百年”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