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新塘村铁坨寨的100余名苗族姑妈,身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服饰,携同丈夫、孩子,并带着丰盛的礼物,浩浩荡荡地集体回娘家。她们与亲人欢聚一堂,共同跳起欢快的芦笙舞,享用温馨的团圆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喜迎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1月30日,大年初二,断桥镇坝陵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姑妈回娘家”春节大联欢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活动当天,断桥镇坝陵村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联欢活动在精彩的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
2月13日,大年初四,锦屏县铜鼓镇嫩寨村迎来了外嫁的200多名姑妈们回娘家庆新春。当天一早,精心打扮的姑妈们携爱人和子女,带着各式礼品,组成整齐的队伍,从嫩寨村装饰一新的路上走来,村里的亲人们也早已准备好,迎接着姑妈们的到来。
今年来,黄平县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各村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坚持扬新风、树家风、促和谐,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融入生活日常,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最美家庭的推动者,做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进步的助推者。
女子说:每当自己回家家里的小侄子都特别高兴,顶着30多度的大太阳天跑,骑着自己的小车给姑姑去小卖部买零食招待自己,看到孩子一个人在路上狂奔,使劲蹬车子,提着零食一路奔向自己看到这一幕,就感觉自己心里暖暖的,就算嫁了人这是也是自己的家。
图为4月16日,航拍苗族姑妈在黄平县翁坪乡杨家村参加“芦笙节”盛装游演。杨涛 摄图为4月16日,航拍苗族姑妈在黄平县翁坪乡杨家村参加“芦笙节”盛装游演。杨涛 摄图为4月16日,航拍苗族姑妈在黄平县翁坪乡杨家村参加“芦笙节”盛装游演。
近日,在安徽六安,一名女子回娘家,小侄子顶着大太阳去小卖部买零食招待姑姑,只见小侄子骑着自己的小车,两只小脚丫把小车蹬得飞快,看来小侄子对于姑姑回家的消息是真的很开心,一路朝着姑姑奔来的样子更是特别帅。
“年初二,穿新衣,回娘家,心欢喜”。正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回娘家”的传统习俗。出嫁的女儿们携夫带子回娘家拜年,全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团聚在一起,乐享美好“年味”。2月1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姑妈们挑着礼品回娘家。
大年初二这一天,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在贵州的苗族同胞苗年、鼓藏节等重大节日有一个“姑妈回娘家”的盛大活动,节日开始后的数天内,各村寨嫁出去的姑妈们约定好一个时间,统一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兄弟及家人。
我的奶奶向来不是低调的人,在姑姑们回娘家时,大门敞开,在院子里抓鸡,现宰现杀,鸡飞狗跳的热闹劲加上一院子十几个人嘻嘻哈哈,经过大门前的乡亲,都会停下来眼巴巴的看上几眼,谄媚的打个招呼,夸赞几句,奶奶极其受用。
11月17日,正值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干角苗寨鼓藏节的倒数第二天,该苗寨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姑妈回娘家”活动。当日,干角苗寨内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来自各地的姑妈们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祝福,身着传统苗族服饰,浩浩荡荡地回到娘家,与亲人共度鼓藏节。
出六月门◎张玮农历六月十六,姐姐领着孩子回娘家。早上七点从青岛出发,十一点半到达烟台的娘家。她是在特意履行莱阳老家的一个习俗——出六月门。一进家门,姐姐说,我那个聪明的小外甥早上只喝了一点粥,就等到了姥姥家有好吃的。
【来源:安顺广播电视台】在大家的印象里,只要提及贵州,那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透着神秘气息的图腾等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便会瞬间跃然眼前。除了那些广为人知、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外,去游览苗寨侗寨可是不容错过的精彩体验,而最具贵州独特韵味的,当属苗年无疑了。
“左边一只鸡,右边一只鸭,挑着扁担唱着歌,高高兴兴过佳节!”7月22日,在独山县上司镇峰洞村拉赖组,群众载歌载舞,唱山歌、跳花灯、舞龙舞狮,与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地回娘家的姑妈及全国各地的游客欢聚一堂,喜迎布依族“六月六”探母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嫁到苗寨的妇女会在村寨门口摆下十二道霸气十足的“拦门酒”,以此欢迎出嫁外地的本寨妇女回娘家过年。掌坳苗寨外嫁的“姑妈”们抬着礼物,相约从外地聚集在一起,再“浩浩荡荡”地回娘家过苗年。
这边有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我们是新婚的年轻夫妻,有个孩子,初二回自己娘家还是跟随婆婆伺候回娘家的姑姑们?老公想让我跟随他们家接待姑姑,说跟姑姑一年也见不了几次,(我跟父母见面一月一次吧)应该先见姑姑,也让姑姑看看孩子(不满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