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学佛的人,真正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他那个心就叫清净心。我们今天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执着、就着相,心里面就动了,就起贪嗔痴慢,这是不清净。
《清净道论》 觉音尊者造。等等,是显示根律仪戒。据说:长老从支提山来阿努罗陀补罗乞食,有一位良家妇女和她的丈夫争吵了以后,装饰得象天女一样美丽,早晨从阿努罗陀补罗城内出来向她的娘家走去,在中途碰见了长老,生颠倒心,向他大笑。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论语》是毛泽东最为熟悉的,也是运用最自然、最自如的。1936年毛泽东在接见埃德加· 斯诺时说:“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的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
中新社重庆1月28日电 题:中国对联文化为何穿越千年经久不衰?——专访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主任、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的目光。千百年来,中国对联文化历久弥新、风采依然。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直译--“须菩提!菩萨应当如此行布施,不住于一切相而行布施。为什么要不住相布施呢?因为如果菩萨不执着于相而行布施,则其福德不可思议,不可限量。”解释--“须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