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日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3项考古最新进展。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8000年,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揭示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
来源:新华网13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江苏草堰港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作为罕见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该遗址的低海拔饱水埋藏环境使有机质遗存得以完好保存,出土巨量人工栽培水稻,考古人员还新采集到各类粪便化石近500份,为研究史前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资料。
从常州寺墩遗址、盐城盐业考古到淮安城市考古,再到近期备受瞩目的兴化草堰港遗址……江苏省的考古工作者们正逐步揭开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9月13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 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出土的石钺 新华社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及发掘区全景 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
图说: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今天,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此次会议聚焦于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流淌了2500年的漫长时光。在大运河的演变过程中,沿线很多遗迹遗址已被埋入地下,有待考古发掘去重新发现,从而丰富并完整大运河的悠久历史。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在这一年中,江苏大运河沿线有哪些重要考古发掘,揭开了多少大运河不为人知的往事呢?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曾玥 应妮)国家文物局13日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赵晓霞)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3项考古最新进展。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和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3项考古最新进展。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及发掘区全景(无人机照片,资料照片)。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 宋雪)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此次会议聚焦于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京9月13日电 (记者 徐珊珊)中国国家文物局13日通报江苏草堰港遗址考古最新进展。中新社记者获悉,这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资料图为草堰港遗址发掘现场。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3项考古最新进展。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至8000年。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此次会议聚焦于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来源:文汇报】八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付鑫鑫昨天,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于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3项考古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