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22时10分迎来立春节气,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代表春回大地,万物也即将复苏。但由于农历乙巳年(蛇年)属于双春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出现,第一个立春日期是在正月初六,第二个立春是在腊月十七,对于双春年,民间有很多的说法,其中之一就是“逢立春必躲春”。
“躲春”是一种民间习俗,通常指在春天到来时,人们为了避免春季的寒冷或某些不利因素而选择不外出或减少活动。在这个习俗中,是否需要睡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还是看个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如果你感到疲倦或需要休息,适当的睡觉是有益的,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和保持健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开始。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种独特的民俗传统——“躲春”。这一习俗认为,在立春这一天,某些特定的人群应该避免与外界接触,躲在家中静养,以此来规避不利的气场和运势,祈求一年的平安顺遂。
朋友们,立春一到,朋友圈里又开始刷屏“躲春”了!有人说必须躲,不躲会倒霉;有人说这是迷信,没啥科学依据。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到底要不要躲春?啥是躲春?什么人需要躲?不躲又会怎样?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话题,保证给你讲得明明白白!一、啥是躲春?
今天就立春啦!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就是开始,标志着天文意义上春季的起始。今年立春时间是2025年2月3日22时10分13秒。立春代表着温暖和生长,满是吉祥和希望。它不只是万物复苏的开始,更是新轮回的起点,对农业影响大,文化内涵也特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