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开始,其实河南就开始出现干旱,粮食也因此出现大减产,到1942年春天只下过几场小雨,之后一整年也没有再降过一滴雨,河南粮食大面积绝收,让人更绝望的是,之后河南又爆发了蝗灾,蝗虫过处,已经没有粮食,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只能开始挖草根,啃树皮,那时候只要见到树,基本上树皮都被剥光了,人们把树皮剥下来,妇女们会磨成粉,有的人饿急了也就那样囫囵吞到嘴里了,想想得多难以下咽,但是不吃又不能活命。
有人说“两脚随便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河南,曾经承受了中华一半的苦难”,这话一点不假。远的不说,上世纪40年代,发生的那场大范围饥荒,河南人就承受了太多太多。由于1942年7月-1943年春,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河南几个省,先是遭受了旱灾,旱灾平息后,蝗灾又接踵而来。
我们多数人对此次灾难的了解,还是通过电影《一九四二》中了解到的,其实电影中只是从张国立老师扮演的地主视角看到的灾难场景,并没有完全展现受难人数,及灾难的真正原因。河南大饥荒造成3000万人逃难,饿死300万人。这次灾难早在1938年就注定了,而且是人为的。
“想起来,四二年,叫人心酸;吃的苦,受的罪,实在难言。”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
网上看见有些人问过老人说闹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不吃鱼和昆虫还有地里的蚯蚓?不管饥荒如何,昆虫的数量总不会少吧。老人的回答是没想过,还有就是接受不了。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人调查过?很多人确实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脑子想不到昆虫能吃似乎也有很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