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3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怡)“记录生活”是短视频的一个重要功能,有别于文字,视频在部分人看来更加亲近可感,用视频记录生活渐渐成为部分年轻人的习惯,这类生活Vlog被网友称为“赛博日记”。
通讯员柯健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3月2日,得知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第一批患者将于明天出院,正在舱内另一侧打电话的王汉(化名)听到动静,赶紧赶过去,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激动时刻。8天来,他已经用手机拍下了数百张照片,制作了十余条视频日记,记录舱里的温暖。
来源:央视新闻 一台平板电脑,一个安静的房间。每天,八旬老人汪培芙都会花几个小时写日记。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在养老院里的所见所感、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都写了下来,总字数超80万,也由此收获了一大批粉丝。01“写日记是对自己的修炼”轻松的笔触、风趣的描绘,在汪培芙的日记中处处可见。
姓名:小海成长经历:自荐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名额,在杭州工作两年,回到上海工作至今。还是自媒体博主,全网粉丝超70万。相亲经历:只见一面的女生约占三分之二,见面2次及以上的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情况,见一次面就可以判断,最多见六次就可以决定是否能长期相处。
数字时代,你还在记日记吗?康奈尔大学的李·汉弗莱通过对信件、日记和其他前数字时代的表达手段的研究发现,如果放眼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单向的、广播式的“大众媒体”并不是标准现象,相反,人际的、多方向的沟通才是主流——就像现在的博客、Twitter和Facebook一样。
一周前,一位来自上海浦东的IT青年“楼中望月”因为核酸异常,被收入了临港方舱医院。入舱后,他坚持每天写“隔离日记”,记录了隔离期间的生活日常。他说,希望用平实的记述,告诉大家方舱医院内的生活没有那么可怕,消减人们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
一台平板电脑,一个安静的房间。每天,八旬老人汪培芙都会花几个小时写日记。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在养老院里的所见所感、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都写了下来,总字数超80万,也由此收获了一大批粉丝。01“写日记是对自己的修炼”轻松的笔触、风趣的描绘,在汪培芙的日记中处处可见。
中英文版书封。新世界出版社供图中英文版书封。新世界出版社供图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 应妮)他叫王凯,既不是大家熟知的娱乐明星,也不是中国籍。他是一个在重庆生活了六年的加拿大人。现在,他推出了一本《凯哥日记》,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一个加拿大人的重庆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