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 《三寸金莲》获首届传奇文学奖。▪ 1989年 《珍珠鸟》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 1991年 《感谢生活》获青年读物奖。▪ 1991年 《感谢生活》获女巫奖。▪ 1993年 《炮打双灯》获第五届百花奖。▪ 1993年 《感谢生活》获蓝眼镜蛇奖。▪ 1994年 《一百个人的十年》获1993年《当代》文学奖。▪ 1995年 《市井人物》获第六届百花奖。
9月27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式,7名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新生正式入学,标志着中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也标志着非遗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我的艺术清单》冯骥才先生的专辑仿佛一篇“游记”,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共同领略艺术的魅力。在节目的伊始,冯先生就带着主持人朱迅一起,游览他从小生活的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还第一次回到了自己阔别五十多年的旧居。
中新社天津9月8日电 题:冯骥才:第一棵非遗学的树苗已经绿意盈盈成长起来作者 孙玲玲“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和过去一年的培植,非遗学的种子已经扎根天津大学,绿意盈盈地成长起来。”9月8日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的入学仪式上,院长冯骥才表示。
4月2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会上,天津大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潘鲁生、向云驹、苑利、顾军、方明、唐家路等12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很多人熟悉作家冯骥才先生,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比如散文《珍珠鸟》《挑山工》以及小说《俗世奇人》等。在此身份之外,冯骥才还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推动者、中国高等教育非遗学学科体系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