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毁庄稼、野猪撞院门、野猪闯闹市……最近一段时间,野猪频频登上新闻头条。12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已经在该名录存在了20年的野猪被删除了。这意味着野猪或许将丢失“三有”保护动物的身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北京报道北京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根据《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
上方山发现多种北京罕见动植物发现的猕猴为北京最大野外种群斑羚、拐枣等动植物填补生物多样性空白近日。《报告》提出,在北京房山区的上方山地区,不仅发现了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发现了该地特有的具有原始性质的暖温带、低海拔分布的地带性植被遗迹。
16 12月2日,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护并回收红外线监测相机数据。近日,工作人员在北京房山、门头沟、延庆山区设置的120余个红外线监测相机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羚以及野猪、狍子、豹猫等山区野生动物的行踪。
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赶河厂,74岁的郭振福每天都要到田埂上瞅一瞅。7月末以来,地里的玉米结了穗,逐渐成熟。郭振福没有喜悦,他望向玉米地后面枝叶茂密的山林,点上一根烟,眉头紧皱,“这块地基本被野猪祸害完了”。最近几日,野猪推倒了村里的大片玉米杆,留下一地被咬烂的“棒子骨”。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获悉,房山法院通过调研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者管理人的流浪动物及野生动物,它们的增加,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环境卫生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
点击蓝字关注新京报北京知道大家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斑羚飞渡》吗?一群被狩猎队逼至戛洛山伤心崖上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分成两组,年轻的斑羚以老斑羚的身体为跳板,一组组完成山涧上的飞渡。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老斑羚的生命作为代价。
莲花摇曳,湖面飞鸟,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水质让人很难相信这里的水源竟然是工业污水。10月15日,记者跟随“北京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房山区的牛口峪湿地公园。“环境特别好,我们周末经常带老人孩子一起过来,看看鸟、喂喂鱼”,房山区居民张女士赞扬道。
据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消息,12月5日晚,一名攀爬猫耳山的男性驴友不慎从陡坡滚落,被困猫耳山一处悬崖,山中低温和野猪侵扰也威胁着这名男子的生命,他不敢站着,只能趴着。17名蓝天救援队员克服重重险阻,于6日凌晨将其安全救下。
“给我点鼓励吧,我直打哆嗦。”“刚才又有两只大动物从我身边蹿过去了。”……记者从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获悉,12月5日晚,一名攀爬猫耳山的男性驴友不慎从陡坡滚落,被困猫耳山一处悬崖,他不敢站着,只能趴着。此外,山中低温和野猪侵扰也威胁着这名男子的生命。
“周围一片漆黑,身上感觉寒冷,你们什么时间能来救我?”12月5日晚上,一名独自登山的驴友被困期间联系救援队求助。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闻讯连夜搜救,最终在12月6日凌晨时分将男子安全带到山下。“我从猫耳山滑落下来,滚落有差不多500米,在悬崖边上。
当前,我国部分区域野猪数量过大,其频繁出没于村庄及农民生产生活区域,造成农作物等损毁,其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密切关系到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甚至关系到当地居民农业再生产和生活保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