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汝晔 孙雪萌2013年6月1日,“女童保护”公益组织正式成立。为了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女童保护”从儿童防性侵开始,不断拓展课程普及范围和人群,并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落地。今年,“女童保护”迎来了10周年。
望着被侵害女孩小丽无助的双眼,杨琼和李霞不禁红了眼眶。“作为检察官和执法者,必须维护法律权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女性和母亲,我们还要给被侵害女孩身心以关爱和帮助,帮助她们重塑未来的人生。”时隔两年,再回忆办理过的那起监护人侵害案件,女检察官杨琼的讲述中满是柔情。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方位构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确立了“六大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今天(5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十个案例涉及未成年人在刑事被害人救助、交通损害赔偿救助、追索抚养费救助等领域,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头等大事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了解多少呢?↓↓↓红耀巴山 法润民心原标题:《“未”你而来|保护未成年人,这些知识要牢记!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的保护,排在首位的就是家庭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如何履行监护人职责、实施家庭保护作了若干规定,而要取得孩子养育的成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就要熟知这些法律规定,充分认识家庭保护的责任,在抚养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依法行事。
来源:【银川新闻网】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保障辖区青少年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连日来,金凤区各社区、村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拒绝校园欺凌”主题宣讲活动。“什么是校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
光明日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靳昊)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9日共同向社会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十个案例,是最高法首次联合全国妇联以专题形式集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