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正月初六在春节的民俗中是个重要的日子,宋人朱淑真在《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中用了一句简单的“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表达了当时正月初六的民俗,热闹程度即使是热闹的元宵节也抵不上,虽然现在已经淡化不少,但传统民俗还是要了解的。
随着疫情的放开,以前热闹的年味又回来了,不管身在何方都要尽力回家过年,从初一到初五,路上每一天都是车水马龙,饭店,娱乐场所,旅游景点更是一座难求,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年味还没有消散,大年初六就来了,春节的最后一天也到了,大家又要重新返回熟悉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导语:大年初六“送穷神”,别忘了“1摆2躲3要扫”,穷鬼不敢进门大年初六,即正月初六,按旧时传统,是一些地方“送穷神”的日子。关于“穷子”,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穷子”是北方天帝颛顼最年幼的儿子,他天生不爱金缕玉衣,偏以褴褛布衣为裳。
新年作为我国一年中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算得上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文化最丰富的一个,还没有到新年就已经开始有了较多的文化,比如“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说法就是说明了一点,新年的文化,从上一年就已经开始,因为腊月是12月,正月是1月,可见新年的文化有多丰富。
大年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岁时风俗破五过后出门就没什么禁忌了初六这天农民下田备春耕大小商家也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市初六习俗送穷鬼根据传统习俗,春节前几天不能扔垃圾,不然容易让福气溜走,但如果垃圾一直存放在屋子里面,不仅有异味,还影响心情,于是在正月初六这一天,
龙年的正月初六,是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特殊的日子,老一辈人把每年的正月初六称为“送穷日”,相比较初一到初五的各种繁琐的仪式,初六显得简单了许多,但有些地区还是依旧很重视,比如在初六当天要“送穷”,就是将“穷运”统统赶出家门…
大年初六是送穷鬼的重要日子,把穷鬼送走,这个春节也宣告结束了。这一天,人们会非常的忙碌,不仅要准备丰盛的佳肴,还得举行各种仪式,以此来送穷鬼。有关送穷鬼的说法,还得从上古时期说起。根据民间故事所说的穷鬼并不是很穷的人,正相反,他有很强大的背景。穷鬼是黄帝的玄孙、帝王颛顼的儿子。
初六,说的就是大年初六,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春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日子,虽然日历当中显示只有一天,但其实整个的春节,时间跨度非常大,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属于春节的一个范畴,而且,在正月十五之前,每天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讲究,今日是正月初六,其重头戏就是“送穷鬼”。
在咱们老百姓的传统里,过完年后,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个小讲究,比如初四请灶王爷回来,初五迎接财神爷,而到了大年初六,这一天特别叫做“送穷日”。数字六是个吉利数,大家常说六六大顺,意思就是一切顺利。
大年初六是个吉祥的日子,因为大年初五已经破除了一切禁忌,到了初六大家就开始准备开门纳财和工作的事宜,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把“穷鬼”送走,以便新的一年能够六六大顺,诸事顺利事业旺,因此大年初六有“5大习俗,2大禁忌”需要遵守。
过了破除一切忌讳的正月初五,我们就迎来了六六大顺的正月初六。虽然到了正月初六这一天,已经不需要再忌讳什么,但是如果能做好六件事,吃完六样物品,那么能够锦上添花,积攒福气,让接下来的日子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大年初六,亦乃正月初六,此日被称作马日。相传女娲在缔造万物生灵之际,率先造就了六畜,而后方造人类。即初一乃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系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属牛日,初六称马日,初七才为人日。往昔,“马日”这天亦被称为“挹肥”,意即清扫厕所内的粪便。
民间有个风俗就是进入正月以来都不能倒垃圾否则就会倒了“福气”于是到了初六这天人们就会来个大扫除将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还要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正月里积攒的垃圾都被当作“穷鬼”的象征通通扔出门去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富贵有余扔垃圾!大年初六“送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