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是买了个摩托车要办酒席,有的人是家里的猪生了个小崽子,也要办酒席,所以很多地方政府是头痛不已,他们经常推出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告诫广大村民不要办酒席,这样的民风民俗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给它摒弃掉,但问题是我们的执法能不能这么粗暴,比如说贵州毕节这家农户,人家辛辛苦苦的操办了一整个上午,做出了大量的美食,刚准备端到桌上,结果就冲进来三四个带着工作证的人,他们不由分说就从兜里每人掏出一包食盐,直接撒在了刚刚做好的饭上。
“没钱了,办个酒席呗。”这句话出自一名贵州当地人的口中或许并不奇怪,可是在我们这些外地人看来却是一头雾水。贵州人能说出这些话都是因为当地别具一格的“酒席风俗”,大事小事都能办酒席,顺便也就能收份子钱了。难道贵州人真的都是靠着“份子钱”活着吗?
近日,贵州毕节一户人家办酒席,多名工作人员手持盐袋大把往食物中撒盐,网友质疑浪费粮食。一般的婚丧嫁娶办办酒席,可以理解,但网友反映毕节那边情况已经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家家以各种名目办酒席,有人诉苦称曾一天吃了6顿,还有人说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吃席,这些酒席大大加重了当地人的经济负担。
近日,贵州毕节一户农家办酒席,镇上的工作人员以整治陈规陋习为由,往饭菜里面撒盐予以阻止。相关视频经网络曝光后,随之登上热搜并引发热议。不少网络热点事件,容易出现“反转”,甚至有过“反转”后再“反转”频频“打脸”之事。
身为贵州人,近日网络上关于贵州酒席的讨论热火朝天。除了常见的红白喜事外,针对于贵州毕节酒席撒盐事件中提到的“搬家、迁坟、垒坟、出院等酒席”,在大部分地区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酒席,不排除一部分地区过渡办酒席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