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参观过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张献忠的宝藏之后,都不禁想起这首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针对这个问题,四川博物院研究员、四川省文物局文博专家陈志学认为,“明末时期,成都一直比较稳定,经济情况比较好。
在明末农民战争期间,张献忠率领的大西军曾占领四川,积累了大量金银财宝。随着张献忠的失败,宝藏的下落成为一个谜团。民间一直有野史,历年来也不断地有人捞到张献忠的沉银,可以说现在考古打捞出来的“江口沉银”只是全部沉银的一部分。让我们来看看清朝政府对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打捞史吧。
张献忠沉银发掘现场:河床金银遍地,国宝金虎”曾以800万盗卖。这枚本应沉睡江底数百年的金印,竟以800万的天价重现人间,牵扯出的,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一段波澜壮阔又充满争议的历史,以及隐藏在历史迷雾背后的人性贪婪。
2016年考古学家实施了一次壮举,在千年不断的岷江上他们头一次制造了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围堰,抽干了江水,也抽干了历史的迷雾,金币、金册、金印、金簪、银锭等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静静地躺在暗红色的砂岩上,晃花了人们的眼睛,张献忠的血色宝藏重现世间。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彭州数万件出土文物,印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经过多次发掘,“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下文称“江口沉银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包括金、银币,金、银锭,金、银食具,金、银首饰和金、银服饰等器物,其中尤以蜀王金宝、西王赏功金币等最引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