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非洲卢旺达小伙孔七远渡重洋,来到安徽农业大学学习水稻育种技术。他的目标是成为“非洲的袁隆平”。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孔七来到合肥街头,感受春节浓浓的节日氛围,同时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新年愿望和未来规划。
梅迪(右)和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张丽丽在交流(8月30日摄)。2017年,卢旺达菌草项目协调员梅迪,为了学习中国菌草技术,来到福建农林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微生物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第二年,她的丈夫马文博也来到中国,一起在福建学习、生活。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文:贪玩小鲨编辑:贪玩小鲨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阳光耀眼,照在卢旺达这片赤红的土地上,吉雅维街头,行人来来往往,马路两旁的咖啡座里坐满了三三两两的年轻人。
2017年,卢旺达菌草项目协调员梅迪,为了学习中国菌草技术,来到福建农林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微生物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第二年,她的丈夫马文博也来到中国,一起在福建学习、生活。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的指导下,马文博和梅迪的硕士研究生都已顺利毕业。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编者按:当今中国,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长期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友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巨变,更在耳濡目染中,读懂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奥秘”。
付伟是一名来卢旺达的留学生,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专业。2018年,他只身一人来到中国求学,在中国找到了第二个家,找到了中国爸爸和妈妈。他说:“我很幸福,我很骄傲。”他希望自己能为推动中卢友谊贡献力量。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的导师宋有洪(右)在办公室内指导孔七(中)和其他学生学习。今年31岁的卢旺达小伙孔七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专攻玉米育种。2019年,孔七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下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校读博至今。
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远隔重洋,心心相印。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继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领导人再次在中国相聚。
9月3日15时,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乘机抵京,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是内陆国家。因地处东非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19℃。中国与卢旺达于1971年建交,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